8月14日上午,浙江大学—2022年江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启动仪式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行。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春辉,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兼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副主任刘继荣,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处长黄承锋,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姚青,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浙江现代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沈伟桥和95名“头雁”学员出席启动仪式。
刘继荣院长对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学员致以热烈的欢迎。他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经过公开遴选,确定浙江大学等三家高校作为培育机构,充分体现了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对项目实施的高度重视。刘院长指出,浙江大学涉农学科优势明显,学校通过“学科交融、科教结合、农工互动、农医联动”,提升“顶天立地,高强辐射”的综合服务能力,服务国家需求,服务“三农”。在涉农培训方面,近五年我院举办教育培训超过5万人次。
江西是长征的出发地,也是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地,浙江大学与江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作为江西省头雁的培育机构之一,我们感到使命光荣。学院学习领会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认真把握江西“头雁”项目的目标任务,组织工作团队,做好课程体系、教学方案、导师帮扶等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好浙江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努力使项目更好地突显浙江地缘优势和浙江大学学科特色。浙江大学将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一道,通过专业化的教育培训,为江西省乡村振兴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贡献浙大智慧和浙大力量。
张春辉巡视员指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实施“头雁”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浙江与江西地缘近、人缘亲,农业产业发展有许多相同之处,浙江发展理念先进、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质量高,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浙江大学与江西有着深厚历史渊源,曾在江西泰和办学,培养各类人才。近年来,与江西农业也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为江西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人才培养贡献了浙大力量。
“头雁”培育有四大特点:一是培育对象有新标准。必须是乡村产业发展带头能人、引路强人。二是培育机构有新要求。要构建由知名专家、创业导师、政策讲师和实践指导教师等组成的一流师资队伍。三是培育模式有新举措。项目将采取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在线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四个一”培育模式,对大家开展为期一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四是育后跟踪有新机制。既要对培育对象在系统性培育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政策支持,又要求培育对象发挥示范性带动作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希望各位学员集中学习上要“专心”,现场参观上要“用心”,联系导师上要“上心”,带动引领上要“交心”,带动引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为江西乡村产业振兴作出新贡献。
培训班学员,鹰潭市“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赣鄱先锋一心为民好支书、江西省2022年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等称号获得者吴建波,浙江大学—2022年江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一期)导师组组长,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浙江现代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沈伟桥老师分别代表学员和导师作表态发言。
随后,与会领导共同进行了项目启动环节,并为学员代表颁发浙江大学头雁项目入学通知书,期望在双方的努力之下,打造一支与江西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头雁”队伍,发挥的乡村产业振兴骨干力量,形成“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助力国家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