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培训学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浙大培训基地

0571-86971085
88273072

浙江大学—山东省现代农业专业干部培养计划专题提升班学员读《塘约道路》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2-03-29

       农村命运与农民状况,应该与我们现代农业专业干部培养计划提升班学员的眼界、智识、成长和情志密切相关。正是《塘约道路》这部作品,让我有幸认识了  塘约,了解了“塘约精神”。如果想了解我们这个时代农村的变革,《塘约道路》这部记录一个小山村在党组织带领下实现脱贫致富、浴火重生的纪实文学,或许会榜上有名。

       一、塘约村和塘约人

       塘约村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说起贵州安顺,家乡青岛与这里还有不解之缘。早在 2016 年,青岛与贵州安顺、甘肃陇南开启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由最初单一部门对口到政府间全部门协作,逐步形成了两市政府层面的双向互补合作,进而演变成两市市民的友爱大互动。书中写到,塘约村在 2014 年之前还是一个普通的省级二类贫困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 元,村集体经济不到 4 万元,全村近三成土地撂荒。2014 年夏天,这里遭遇了特大洪灾,塘约人誓要重建家园,一改昔日村穷民弱的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塘约人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为主线的   发展道路,它不同于小岗村,也有别于华西村,但吸收了新中国诞生以来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成就,实现了从省级贫困村到小

康村的巨变。

       二、塘约村为什么能“化茧成蝶”

       一是靠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决心。一场洪灾几乎让大部分塘约村民一无所有,但所幸无人死于这场洪灾。我们常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正因如此,塘约人穷则思变,才有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创新实践,取得了合作社抱团发展的脱贫“真经”。回头看看,如果不是洪灾,塘约想走上合作社的道路可能会晚很多、难很多。塘约村围绕“三权”+党建+扶贫+产业+  金融的发展思路,抓牢“确权”这个基础,抓好“赋权”这个关键,抓实“易权”这个核心,同步推进农村产权“七权”确权登记颁证,走出了一条农村改革促小康的蝶变之路。

       二是靠坚定不移、凝聚共识的信心。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塘约村民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各级政府一次次“雪中送炭”让塘约百姓难以忘怀,比如洪水过后及时补给水泥沙土、大桥维修时工作队筹措资金、道路整修时上级多方腾挪挤出专项费等等。塘约村民坦言,要是没有政府的帮助,脱贫攻坚的道路肯定更加崎岖艰难。正如书中导言所说:“一个好社会,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坚实有力的党组织是团结带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斗堡垒,有了党组织,村民才会凝心聚力、挺直腰杆向前走。

       三是靠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雄心。塘约村有个爱读书、爱学习的村支书名叫左文学,曾作了题为《加强基层党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报告。《塘约道路》的作者王宏甲也表示,塘约道路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脱贫“范本”,最根本就在于塘约村有一群有能力、有远见的党员干部。根据“相信谁,就选谁”的原则,每 15 户选举一个村民代表。洪灾过后,塘约村十个自然村的村民代表集中开会,左文学强调了“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讲明了办村级合作社的优势。土地确权之后,村民便踊跃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加入了合作社。毕竟在当时,土地确权是个新生事物,工作有难度,但还是要做。

       四是靠内生动力、外聚合力的恒心。《塘约道路》呈现的人物,从村干部到普通村民都充满干劲,那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内生动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内生动力需要举善而教不能,“等靠要”只能禁锢人的思想,因循守旧难以让“三农”释放生机与活力。所以,塘约人实现了自我救赎。只有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才能走出贫困的夹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塘约村向旧有的思维大胆挑战,团结各方力量,计划实施农旅结合,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现已形成羊肚菌、浅水藕、晚熟甜果林等一产项目。

       三、塘约经验为什么能成为“他山之石”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是推动“三农”发展的根本保证。塘约村全体党员干部在村支书左文学的带领下,提出“党总支管全村,村民监督党员”的主思路,依靠党组织把村民重新聚集起来。同时,塘约村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对全村党组织实行网格化管理,村党总支下设 3 个网格化党支部和 11 个党小组。成立网格化党支部的目的就是把治理村庄的阵地前移,让党总支成员集中力量谋改革思路、抓产业发展。

       二是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塘约人自主研究党的富民政策,破除体制约束,走“聚全村之心、集全 村之力、掘全村之智”的集体化道路。陈述教授的课上也提到, 长期单家独户的劳作方式,一盘散沙的小农经济,是导致农村经 济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宪法赋予的山地山林等农民集体资源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最大优势,但如何让广大农民 自愿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合作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发展,不单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在此期间,转变群众观念亦至关重要。

       三是留住“中坚”力量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中之重。书中写到,建立合作社之前,塘约村1400个劳动力中有 1100 个外出打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两年后近 90%的打工者回村就业。此外,塘约村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了从顾问委员会到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四个梯队的干部队伍。村委会主任彭远科向全村人承诺:“在岗一分钟,尽责 60 秒”,党员干部和返乡人才为塘约村实现脱贫巨变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农村需要的“中坚”力量, 是有家国情怀、农业情怀,具备爱农民、爱农村品质,勇于担当农业农村现代化重任的高素质农民。近些年,我省农业人力资本呈弱化态势,想要留住人才,就要落实支持农村创新创业的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如何支持进城农民工回乡就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家、农业科技人员返乡创业,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

       四是落实村规民约是加强村民自治的有力武器。塘约村多年的陈规陋习不见踪迹,归功于村民自治,比如出台针对农村大办、滥办酒席、不讲诚信、不赡养父母等问题的塘约村“红九条”制度,这些蕴含“民慧、民主、民生”的好法子,让塘约村在实现精神小康上“不掉队”。总体来看,塘约村在村庄改革和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彰显村民民主,对于事关村民利益和村庄发展的事务,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和载体,真正落实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诚如是,村民自治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农村更加和谐、更加安定有序。

延伸阅读
相关新闻:
 
(作者:青岛市李沧区振华路街道 李琦瑶
本文由浙江大学培训官网整理编辑发布
相关新闻
浙大培训 1715
浙大干部培训 分享

新闻分类

重点开班

MORE+
陕西省应急厅干部走进浙江大学培训学习

陕西省应急厅干部走进浙江...

山西省工商联委托浙江大学举办信息工作培训班

山西省工商联委托浙江大学...

国家邮政局委托浙大举办全国邮政管理系统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

国家邮政局委托浙大举办全...

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班在浙大举办

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专题培...

“中国图书馆领导力”首期专题研修班(CLLFP)在浙大举办

“中国图书馆领导力”首期...

FOLLOW US @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