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党委干部培训年度计划,今年暑期组织中层领导干部赴浙江大学开展主题为“践行新思想、展现新作为”的学习培训。7月14日至20日第一期培训班圆满结束,在学习期间,学员们认真听讲、积极讨论、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现汇编部分学员的学习心得,供大家交流学习。
常德贵(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一、立足“三个着力”,把好“三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浙江大学成龙教授在讲授中指出,把党建理论、思想贯彻于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把好理论关,深化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
二是把好组织关,夯实组织基础。
三是把好自身关,确保队伍纯洁。
二、推进自我革命,把握好“二度”,全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要饱含为民的“温度”,贴近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院党委将持续做好医院民生工程;实行医联协作、医教协同、医研协进的联动机制,以托管、联办、帮扶等模式发展分院和医联体成员,优化改善医疗服务。
二是要舍我其谁的“风度”,勇于自我革命,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打破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如我院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依据,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内控建设,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规范、统一、完善的现代医院治理结构;启动国际医疗机构联合认证委员会(JCI)认证工作;推进完善目标管理与管理效能制度建设。
作为一名医院党务工作者,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更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要牢记“初心”和“使命”这两个关键词,把“初心”融入到工作各环节、把“使命”贯穿到医院发展的全过程,为建功学校“双一流”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朱天民(养生康复学院副院长)
通过学习,使我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在政治理论、教育修养、管理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有收获和提升,同时也促使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提高管理素养,夯实教育理论基础。
二、加强能力提升,明确工作目标方法。
三、以培训为动力,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培训班度过的五天里,我学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领悟到了很多。今后,我要从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自己。一是以更严谨的学风加强学习。 这五天的静心学习,是一次 “充电”。我们要把在培训班学习时形成的好风气带回去,继续坚持学习,将学习进行到底。努力在思想上提高理论素养,专业上广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多向领导和同事请教,用知识武装头脑。二是以更新的观念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解决主客观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认真研究工作中不断变化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做到胸中有数,学而思,思而信,信而行。既要解决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又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三是以更实的作风为教师服务。始终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增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从实际出发,着重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创造力新成绩,实现知识向能力、能力向工作成效的双重转化。
张景萍(驻校纪检监察组办公室副主任、纪委办公室副主任)
五天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从课堂讲授到现场教学,一次次知识观念更新的洗礼,一堂堂生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课。借此,把学习的收获和体会进行梳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既做管理者,又做研究者。管理顾名思义为管好和理顺。为此,管理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管和理”的服务职能,而应在“好和顺”上下功夫。管理者的工作,本质上是思考或脑力的活动,既研究工作。每一项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思考的深度和研究的广度,能想多远就能走多远。浙江外国语学院宣勇书记的专题《推动高校治理方式转变的最佳路径》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只有做到对存在现象的系统研究,对教育问题的慎密思考,才能从中总结出有效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效能。
二、既做受业者,又做传道者。“教育改变一个人的心身发展,终生对学习、工作、生活充满热忱、兴趣和责任”。教育工作者除了引出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智能外,还应造就心灵完美的人。浙江工业大学李小年校长的专题《地方高校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圈粉无数,通过地方高校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讲共情力、讲意义感、讲交响力,从而发现系统与整合之美。在讲清理顺悟透“双一流”高校建设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又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融汇贯通。
三、既做追梦者,又做践梦者。“为自己树立一个梦想”,敢于追梦,勇于践梦,才能梦想成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最终将追求成效变成一种习惯”,由此可见,管理者的成效源于实践。实践的过程是实践——创新——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应义斌的专题《大学的逻辑和关于未来大学教育的若干思考》,通过六方面的问题分析,顶层设计出“一流”涉农大学的梦,并付诸办校实践。如今,我们成中医人也正昂首阔步走在追梦的路上。如何把成中医人的梦想变为现实?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对标学校“双一流”的要求?如何将自己融入到“双一流”建设的时代洪流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这都需要在具体的业务工作中通过实践来完成。如果每一名成中医人都能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相信总有一天,“奋进成中医、幸福成中医、美丽成中医、仁爱成中医”的一流建设目标,终将不会是梦。
最后,我想借用竺公之问,反躬自省:第一,到浙大来学什么?第二,回到成中医后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