叽叽喳喳的鸟鸣惊醒了睡梦,起身拉开窗帘,天已微明。看看距早饭时间还有接近两个小时,天上的云层也薄了一些,一时半会儿不会落雨,就到校园走走吧。
这是来到浙大华家池校区参加培训班的第四天了。前几天一直下雨,课余饭后也曾撑着雨伞,漫步校园,却总是感到细雨中飘洒着丝丝感伤的气息。我说不清楚这份感伤源自何处,是毕业季拍纪念照的同学流露出的对母校的眷恋?还是对课前电视片透露出的校区将要继续开发的忧思?或者,纯粹就是对自身职业生涯“充电”过晚的叹息。总之,淡淡的,并不清晰。
沿着湖边前行,华家池的景色无疑是很美的。湖边的垂柳,像极了西湖边上的古树,把枝条扎到水中,周边分列着三山、一岛、六亭、一长廊,校园内低矮的建筑和校园外的高层建筑,错落搭配,构成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致。先不说“北有未名湖,南有华家池”的说法滥觞于哪,也不说“小西湖”的赞誉是否名副其实。只说水面面积,华家池就冠盖了全国的高校。华家池可不是华清池,水面面积比未名湖大了好几千平方米。还有没有水面更大的校园,我没有考证,不敢妄言。至少,有“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之称的武汉大学,虽然视野中的水面很大,但那是在围墙之外,算不得数的。
校园的建筑不多,近百年的演进,历经战火废兴,还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貌。有两组建筑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列入了省级文保单位名录。一组是抗战胜利后,从大西南回迁的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在校长竺可桢带领下,在一片废墟上建设的神农馆、后稷馆、嫘祖馆、西斋等建筑,一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建设的民主馆、和平馆、团结馆、桑蚕馆等被称为“阡陌之舞”的建筑。我辗转在纵横交错的林荫小路上,逐一辨认,细心拍照,寻找着历史的印痕。这些建筑目前都保存完好,都在使用着。我们培训班的教室就在和平馆的二楼,内部窗明桌净,已是修葺一新了。可惜,一直没找到团结馆,不知藏在何处了。
校园里占地面积最大的,还是植物园、桑园、茶园、温室大棚、试验田等等和农业有关的地方,这就是华家池校区甚至浙大血脉传承层面的问题了。1928年,浙大定名“国立浙江大学”的时候,下设三个学院,劳农学院(后改为农学院)就是其中之一。1934年,浙大农学院把原来位于笕桥的校舍转让给中央航空学校,在华家池购地重建,当年就建成了一座高五层的农学馆,当时是杭州最高的建筑。校内的温室,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新建,西迁,回迁,重建,分设,合并。今天的华家池,终归还是成为浙大的一个校区。现在的浙大的农学专业,同各个农业大学比,都能排在前三。目前浙大拥有的3个全国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里的两个学科是农学门类,10个全国前三的一级学科里的6个学科是农学门类,在国际学科排名中进入前百名的学科,一半是农学门类,这是否彰显着华家池优秀基因的传承?
奔马广场的荷池,是校园内色彩最为艳丽的地方。来到这里,萦绕几日的那份感伤,烟消云散。许是品种优良的原因,这片荷花的花期很长,这边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那边是“荷花正闹莲蓬嫩”,一茬接一茬,优雅地绽放。气势如虹的奔马雕塑旁,几位身着学位服的女生正在拍照,我等待了好一会儿,想拍一张奔马雕塑的照片,无奈她们意兴颇浓,久不离去,只好一起收入镜头了,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学校里学生不多,农学院早已搬离了,只是作为医学院硕士生、博士生的宿舍来使用。另外的功能或者说主要的功能,是继续教育学院用来开展干部短期培训。也别说,浙大的干部短期培训班非常火,全国各地、各类主题的培训班应接不暇,“求是创新”,也从这里,扩散开去,影响到了越来越多的地方。
走到边边角角的地方,也有一些年久失修的建筑,是没来得及安排,还是等待城市更新计划的实施,就不得而知了。比如茶园,研究基地的牌子还挂在那里,但好像久不开门了。伫立在陈旧斑驳的门前,竟然产生了一种似曾有过的思绪,哦!那是十几年前的一个秋天,我站在瓦尔登湖边的小木屋前,对梭罗简朴生活理念的感叹。华家池简朴的建筑,已经列入文保单位,相信会一直得到珍视、善待。
还有呀,一簇簇、一片片的绣球花,湖边,楼前,墙角,像是野生的,尽情释放着蓬勃的生机,努力地献出大朵的笑脸。我立即想起了这种花的另外一个名字——无尽夏。华家池的这几个夏日,主办方的精心组织、老师的细心周到、课堂的知识浇灌、校园的优美静谧,在我们的记忆中,也会是无尽的吧。
6月16日至20日,山东省数字强省建设专题研讨班在浙大干训基地、继续教育学院成功举办。近年来,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等省级单位,地市、区县相关部门,驻鲁央企、省属市属重点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培训合作关系。2019年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项目800余期,参训人员4万余人次,受到了委托单位和参训学员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