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下文简称:《白皮书》),系统阐述了我国工业互联网目前的发展现状。
《白皮书》提到,工业互联网对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三角地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占GDP的比重为全国最高,达到了3.60%,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则紧随其后。
具体来看,2019年,江苏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超过3000亿元,屈居广东之后居全国第二;浙江、上海、安徽则分列全国第四、第九和第十一位,产业增加值规模也都超过千亿元。
工业互联网产业在全国呈现燎原之势,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站在2020年这一关键时间点重新审视,三省一市过去都做了什么,工业互联网产业又将如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沪苏浙皖政策齐发力
2018年是全面实施工业互联网的开局之年。尽管当时的长三角一体化尚未上升到国家战略,但三省一市却已然“步调一致”,在短时期内密集出台扶持政策。
4月,安徽率先出手,在《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中阐述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提出到2020年建成若干个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7月,江苏紧随其后,出台《关于组织实施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365”工程》,重点围绕五星级上云企业、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等3个创新发展方向,聚焦新能源装备、物联网等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底打造50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项目。
几乎在相同时间,上海也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实施上海工业互联网“533”创新工程,全力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并带动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8月,浙江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培育形成1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10个以上国内领先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具有特色的“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实现全省工业主要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全覆盖。
至此,在政策层面,三省一市已全部到位。天目新闻对比梳理了上述政策,三省一市在2018年-2020年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均集中在建立体系、推进融合、安全保障、促进生态等方面。
如浙江针对“制造大省”“互联网大省”的省情,针对性地提出“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既要有“一超”,也要有30个以上的“多强”。
安徽认为,发展工业互联网对促进安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意义重大,在主要任务中,安徽一方面“提升大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加快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
《白皮书》也指出,各省(市)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本地工业互联网发展。
进入2019年,三省一市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保持了高位水平,其中,浙江以超过23%的增速领跑长三角,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福建、重庆、西藏,排全国第四位;上海、江苏、安徽的增速也都超过20%。
四地携手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增速率看,增速最高的省份集中在西南地区,贵州、四川等地发扬自身优势,通过扶持大数据特色产业等,正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
紧随其后的是长江中游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三个地区沿长江经济带依次排列,《白皮书》认为,这表明长江经济带的实体经济利用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较为活跃。
再把视野范围缩小到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在工业互联网产业上频频联动,成为助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重要动力。
2020年1月,沪苏浙皖的经信部门签署《共同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驱动、融合应用的“生态区”,技术牵引、机制创新的“试验区”,聚焦痛点、精准发力的“攻坚区”,协同共促、先行先试的“样板区”。
而在市场主体之间,企业“串门”已成常态,合作“牵手”也早就屡见不鲜。2019年,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落户上海松江区,双方围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实体化布局发展,加快高端产业链资源在松江的集聚。2020年,来自上海的智能云科与温州瑞安合作搭建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平台,双方立足瑞安汽车零部件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以建设特色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瑞安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可以这么说,工业互联网支撑区域一体化进一步走向经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社会一体化。
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秘书长章丰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数字产业,沪苏浙皖要发挥好各自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来自哪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上海扮演引领角色;江苏发挥制造业、科教、开放等优势;浙江优势在数字经济、生态环境、民营经济;安徽的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兼有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
《白皮书》还指出,疫情危机之下,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了供应链管理方式。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企业数量的增加,各地的供应链企业逐渐形成“供应网”,进一步强化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