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柔是浙江大学的一名教师,在继续教育学院为学员主讲《领导力与领导艺术》等课程。通常,他为人所知的是其教师的身份,但在遥远的大山深处,许多孩子们却是因为他的公益善举而感恩在心。
“去标签化”的知识探求
着装干净整洁,身子微微佝偻,这是陈大柔给人的第一印象。「大家对理科生的刻板印象也许是沉迷数理化,扎在实验室,但我不是。」已经出版三本书的陈大柔已经在很早之前就撕掉了“理科生”的标签,「我想让大家知道,理科生的标签不仅有“逻辑”、“数字”、“实验室”、“科学技术”……我们也有“诗与远方”。」
还在校园里的他,虽是浙大机电系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一个怀揣着“作家梦”的文学爱好者,追求文艺创作的极致。「我更愿意大家对我的第一印象是会创作而非只是一个理科生。」《心路》出版之后,认识他、不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STAR》编辑部的成员、是校广播台、校刊的通讯员,却很少有人熟知他机电系学生这一层身份。「无论是理科生的标签,还是作家、教师的标签,这都是我追求“终身学习”极致的过程。」边说他边打开了书柜,除了满满的为激发创作灵感而抄写的名著、语录的手稿,书柜里还有关于广告学、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书籍。「这都是我正在学习的,也是上课要用到的。」对各领域学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给予他站上讲台的力量支持,奠定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深厚基础。
| “去标签化”的教育观念
作为浙大继续教育学院给学员上课的一名教师,「除了给研究生上课,我还是继续教育学院给学员上课的诸多老师中的一位,平时和学员之间也相处得很好,我会给班级取名称、写宣传语。我有理论,而有些学员都是在一线工作,实践能力更强。并且他们好的故事也能成为新的案例放到教学ppt里,我们都在一起互教互学。」陈大柔给学员们经常上的课程是《领导力与领导艺术》,诸如此类的课程需要培训师生之间较强的交流互动性。「个人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把控毕竟是短浅的,通过继续教育提升个人素能或者队伍建设十分重要。」在他看来,老师与学生的界限并不绝对分明,大家都是“学习者”,取长补短这件事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教给别人知识同时自己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我从来不会抱有目的地去学习,学习本身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快乐。」前来华家池培训的学员“去标签化”的上课,作为授课教师的陈大柔“去标签化”的教课,但是在学习面前,他们都是平等的。
「学生时代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工作之后以学习技能、能力为主;不工作或者退休的时候,以学习生活能力为主。」于他而言,年轻时的文艺创作只是一个中转站,从来都不是终点。「我的孩子现在在上小学,我从幼儿园就开始陪伴他一起学习,我的书柜里也从此多了一些关于亲子教育的书籍。我的理科知识也快忘光了,教育孩子、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我也在重新学习数学知识。」对他而言,学习成为习惯,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太多目的和杂质,犹如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的空气一般纯粹、自然。
| “去标签化”的人生态度
真正的“去标签化”,不是避免被俗务相累的独立,而是沉淀生活之后的洒脱。这是陈大柔在放缓创作脚步时领悟的事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在我想去帮助一些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有学习的机会。」当被问到做慈善的契机的时候,他只是简单讲了一个故事,「某天在食堂看见一个女生买了两个馒头,盛了一碗免费汤,我当时很想上前去问问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但是我忍住了,之后我就自己给自己一个承诺——尽可能地帮助这些孩子们。」陈大柔正在履行诺言,且自从合作建立“呼吸纯真·刚柔并济助学基金”以来,他已经资助了几十位浙大贫困学子。遵义湄潭是浙大的“第二故乡”,在这里陈大柔协同其他人,与浙大校友的学校资源对接,打造了一个扶贫支教的教育品牌。
有人说,「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简和素。」作为时代缩影投射下的“终身学习者”,陈大柔的人生经历不可谓不复杂,但观《诗意人生》的书名便可知其心昭昭。「不阅读的时候,我喜欢陪孩子打乒乓,或者下下棋。我曾经和另一个浙大的教授下棋从前一天傍晚直至第二天上午,不可谓不酣畅!」这是陈大柔当下的生活状态,是相对于文艺创作时期“不疯魔不成活”状态的沉淀之后的自在洒脱。
教授、资助者、父亲……但众多的社会角色并没有让他感到压力沉重。「我现在没有什么标签、称号,大家叫我什么都可以,因为这就是生活,而我就身处其中。」不再给创作、学习、教书、生活予其太多前缀和目的,这就是融于世俗后“去标签化”的陈大柔。
「我现在只想快乐、诗意地学习、生活,除此之外,我还想帮助更多的孩子,让他们能在学习下成长。」在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去标签化”的传道授业、学员“去标签化”的培训学习都推进了一流继续教育品牌的建立。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组织……都是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继续教育的重要环节,环环相扣,共同构筑“去标签化”的终身学习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