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培训学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浙大培训基地

0571-86971085
88273072

以“学习共同体”思维,探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路径

发布日期:2017-12-28

——浙江省委组织部2017年“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专题研究班”与“特色小镇和产业平台建设专题研究班”项目纪实

8月28日,受浙江省委组织部委托,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以下简称“干训基地”)、继续教育学院承办了为期12天的“2017年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专题研究班”(以下简称“创新驱动班”)和“2017年特色小镇和产业平台建设专题研究班”(以下简称“特色小镇班”)。在浙江省委组织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学院充分调研、科学设计、多方筹备、积极落实,圆满完成了两个主题研究班的培训工作。
如何以“学习共同体”的系统思维进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创新?此次,在浙江省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依托干训基地的资源和平台优势,继续教育学院做了深入的实践与探索。
 
一、目标共识:“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起点要求
教学双方共同“预习”背景材料,建立成果目标的共识
在省委组织部确定了培训主题之后,教学方和受训方围绕主题开展既有侧重、又有互通的工作。
教学方主要研究在教学主题下配置什么样的资源才能达到培训目的?为此,教学组在前期有针对性地研读了大量中央和我省有关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特色小镇建设、产业平台搭建等相关政策文件和主要领导讲话文稿等。
受训者主要思考通过这些主题培训自己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还需要学习哪些内容才能够满足这些主题方向上的知识补充?为此,教学方前期与组织方沟通,为学员准备了丰富的材料汇编,其中包括《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浙江省十三五规划》《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等。
不仅如此,在项目筹备期双方就学习成果要求也达成了一致。所谓成果要求,就是需要受训方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分析教学方以不同教学方式提供的信息素材,通过自己的重新组合,从而最终输出成果服务。有了这些共识的目标,教学双方就能够在各种教学方式上积极互动,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供需共振:“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核心枢纽
基于诉求多元化进行教学资源的精细配置
为什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多元化配置?
从受训方来看,干部背景的多元化使得培训内容在突出专业的同时也要具有丰富性。干部较高的素质和综合的视野也使得简单的专业性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供给侧”负责提供解决方案和实施全程管理,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匹配就成为供需能否“共振”的关键。
从教学方来看,这两个专题涉及的内容多样性也对教学资源多元化提出了要求。如:“创新驱动班”这个主题的教学方阵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书记叶小文从中国梦的文化底蕴为出发点,剖析中国崛起的文化动力,启发学员在开展区域创新与转型升级工作时要注重梳理文化脉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员李伟以美国为例,为学员梳理创新驱动背后不同民族的商务文化构成;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从科技创新角度呈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系统思考;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则为学员解构打造新型城镇化的“杭州思考”;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作为海康威视现场教学环节的主讲人,则提供了浙江本土卓越创新企业家的实践样板。
同样,“特色小镇”涉及的内容领域也非常宽阔,包括国家发展规划、国际案例、旅游规划、建筑美学、本土实践经验等相关内容,围绕专业开展的多元教学信息对主题学习后能够学以致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此次“特色小镇班”中,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从“三部委通知”出发提供政府规划视角;商务部欧洲司参赞朱剑逸从国际化视野角度谈特色小镇的“法国文化样本”;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程玉申副教授则具体提供旅游规划的思考维度;浙江省住建厅总规划师顾浩从建筑学角度提供特色小镇的全球优秀案例;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则具体从杭州的特色小镇实践历程成果解构特色小镇的“操作密码”。
再次,“创新驱动”和“特色小镇”这两个主题对于受训学员来说已经不是从零开始学习。教学方的工作是既要对这两个话题范围下的原有成果进行挖掘,更要在此基础上给予新的信息和实践经验。和主题相关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受训学员拓宽思路,获得新的认识、见解和收获。
 
三、学用同频:“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核心目的
围绕受训方的“应用场景”精准构建学习模式
学习模式构建需求导向,注重实践。此次项目从前期设计开始,在省委组织部领导的指导下项目组便积极推动学员参与到整个培训方案的设计中,并结合调研结果设计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旨在突破以往单一的讲座式学习模式,使参训学员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型沙龙、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等不同学习模式中参与学习,加强思考,学以致用。
其中,学习型沙龙在充分挖掘每个学员实践经验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前期的教学设计上,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兆农明确提出了几个关键性要求:第一,沙龙主持要由相关领域研究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第二,与委托单位充分沟通,合理挑选分享学员并在前期进行主题、内容辅导;第三,沙龙现场各相关职能部门全程参加,及时对工作进行指导并在会后给出总结评估。
沙龙中,无论是“创新驱动”主题还是“特色小镇”主题,来自浙江各市(县/区)学员们的“浙江经验”都是很重要的。因此,本次项目中安排了杭州市拱墅区委副书记、区长章燕,诸暨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芬祥,金华市副市长、义乌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毅,海曙区区长褚孟形,瓯海区区长王振勇等8位浙江省内的市(县/区)主政领导分享他们的经验。
此外,为充分挖掘现场学员的实践经验分享,沙龙全程由资深专家担任主持,对现场分享进行多视角、有价值的点评。
 
四、体验互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保障
系统科学地管理教学链的全过程
系统的管理规范是实现一流教学体验的重要保障。继续教育学院2017年年初出台了一系列重点项目管理规范文件,旨在建立系统、科学、严密的管理机制,确保教学链中学员的高品质体验。
首先是“项目制”管理。此次项目由分管院领导牵头组建跨部门项目工作小组,打通项目全程运转信息链,确保项目各环节的通力协作、无缝对接。整个项目执行“四阶段一监控”,即:确认培训需求阶段、整体培训方案设计阶段、培训过程组织实施阶段、评价培训结果阶段和全过程信息化质量监控。
其次是项目内部功能小组分工的精细化。以浙江区培训部为核心的项目组分工明确,教学组负责前期调查研究、方案设计、现场教学基地研究制定,并参与教师评选标准制定、学习材料汇编、行动学习指导手册编写、每一轮研讨整体方案设计、每一阶段项目总结、整改方案优化;学务组以班主任队伍为核心,以《班主任工作手册》为指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牵头对接学员学习、生活需求并负责项目整体的日常管理;后勤组负责交通、住宿、餐饮、教学硬件等设施保障;质控组负责培训管理质量标准制定、培训专项督导组组建、项目评估报告总结。
再次是学员的自我管理。在省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此次项目的两个班级分别实行班长负责制,成立了班委组织;班长主持班委会工作,对重要问题进行集体决策,为学员深度参与教学工作提供了通道,充分发挥了学员班委会在“学习共同体”模型中的作用,有效促进了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
在这两个研究班的实践中,浙江省委组织部、继续教育学院、学员班委会三方联动、紧密配合,磨合出了具备可复制性的经验和方法。
2015年,继续教育学院完成了全面、彻底的运行机制改革。“学习共同体”思维是干训基地、继续教育学院全面落实 “五化”改革(市场开拓区域化、教学服务专业化、过程管理科学化、队伍建设职业化、品牌建设制度化)的重要实践,也是扎实打造全国一流继续教育品牌的创新探索。未来,学院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开展新尝试,为给广大党政干部、企业家和专业技术学员提供更加优质的高端培训服务不懈努力。
 
 
 
(继续教育学院事业发展部韩禹  供稿)
相关新闻
浙大培训 3338
浙大干部培训 分享

新闻分类

重点开班

MORE+
陕西省应急厅干部走进浙江大学培训学习

陕西省应急厅干部走进浙江...

山西省工商联委托浙江大学举办信息工作培训班

山西省工商联委托浙江大学...

国家邮政局委托浙大举办全国邮政管理系统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

国家邮政局委托浙大举办全...

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班在浙大举办

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专题培...

“中国图书馆领导力”首期专题研修班(CLLFP)在浙大举办

“中国图书馆领导力”首期...

FOLLOW US @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