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培训学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浙大培训基地

0571-86971085
88273072

【乡村振兴】浙大课题组提出乡村振兴中的“三赢”战略

发布日期:2018-05-0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柯桥区龙东村在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浙江大学郁建兴课题组对此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寻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生态建设、农民增收与工商资本的“三赢”的政策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要求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来予以落实。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入乡村振兴”,加强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省委书记车俊在论述乡村振兴战略时强调:“促进城市的资本、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与农村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相结合”,“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支持返乡农民创业,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动能。”上述文件和重要讲话告诉我们,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局限于乡村,而是要把乡村和城镇视作一个整体,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龙东村原本是封闭落后的山区,由于地理环境限制,改革开放数十年后还是一个贫困山村,经济作物以茶叶、毛竹等为主,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94元,远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很多家庭靠吃“低保”维持生计。这一状况自2006年开始得到扭转,它与沈建斌及其浙江裕田红豆杉科技有限公司联系在一起。龙东村的山地资源吸引了在外致富的工商业主沈建斌回乡创业,他承包山地种植红豆杉,将整理、改造出的荒山土坡变成万亩红豆杉基地,实现了“生态美”;土地的流转不仅实现了乡村自然资源就地增值,还带动了加工业、旅游业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创业和就业机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农民富”;下乡的工商资本通过规模化、多样化经营获得了资产增值,工商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做大做强,实现了“产业旺”。现将龙东村实现生态建设、农民增收与工商资本“三赢”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一)龙东村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实现生态建设之“赢”。龙东村不同于以往以工反哺、以工促农的农村发展模式,在实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同时不仅没有破坏乡村,反而改善了生态环境,走出一条以农补农、就地增值、工农互促、共同繁荣的道路。龙东村发现土壤、气候、水源等条件适合红豆杉生存,村委会和企业一拍即合引进了红豆杉项目,在企业资本支持下,龙东村修葺完善了风光迤逦的盘山公路和休闲游步道、观光石亭、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硬件设施,把原来的闭塞小村带出了“深闺”。此外,红豆杉园区内还引入了配套的樱花、紫薇、红梅等观赏性花木,将以前荒山、坡地、枯草的村容村貌变成了现在四季常青、便利整洁的风景胜地。红豆杉果实成熟季节,一万多亩的红豆杉基地更是让游人流连忘返,推动了城市人口与乡村要素的交融,加快推进乡村自然资本增值。该园区目前已通过国家AAA级仙霞风景旅游区评审,实现了荒山坡地“变废为宝”的转换。红豆杉项目的引进,恰好是龙东村因地制宜,做足特色文章、优势文章的体现。伴随着吃、住、行、游等配套设施的完善,红豆杉园区正朝着国家森林公园、国家5A级旅游胜地的目标迈进。
 
(二)以红豆杉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实现农民增收之“赢”。以往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务农和外出打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支撑农民持续增收的传统动能减弱。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是拓宽农民增收的新渠道。红豆杉项目带来的资金触发了龙东发展的活力,推动了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首先,农户将闲置土地长期流转给红豆杉基地,一次性获得数万至数十万经济补偿,从而具备了改善生活条件、创业的启动资金。从2006年开始,公司陆续向2000多户村民转租荒山和茶竹山1万多亩,涉及龙东、高阳、营口、金山、俞谢骆5个行政村。土地、荒山和坡地按平均每亩每年200-300元、租期40-50年流转,流转费用一次性付清,再加上土地整理、“面花”补偿,村民可一次性获得每亩12000—17000元不等的收入,有些流转面积较大的农户一次性能获得30多万元的收入。村民用这笔“巨额”收入搬进了新房,也有村民用来创业,开超市、农家乐或民宿。其次,红豆杉产业的发展可就近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农民增收。目前红豆杉基地雇佣长期工80余人,农业工人多则四五百人,除日工资外,还提供免费午餐,让农村留住农民,让农民成为农业工人。预计未来红豆杉基地实现种植面积一万亩,总量100万株的规模,可解决就业人口1000人左右。最后,依靠红豆杉基地这个“点”带动了封闭山村的旅游资源“面”。农民盘活闲置农房、山货等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发展民宿、餐饮等服务,拓宽了增收渠道。
 
(三)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多样化经营提升了农业效益,获得可观的预期收益,实现工商资本增值之“赢”。农业效益低下问题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效益决定收入,效益决定投入,效益决定竞争力。龙东村产业融合发展首先是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以农业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综合效应。首先,企业通过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在提升农业附加价值时实现公司资产增值。企业在前期投入约1.5亿元整顿、改进了村容村貌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加上流转费用一次性付清的示范效应,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并愿意主动将更多的土地流转给企业,让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发展素有“植物黄金”之称的红豆杉产业,实现了公司资产的第一次增值。在2017年10月最新一轮的资产评估中,浙江裕田红豆杉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已超过14.2亿元,远远超过其投入成本。其次,综合发展红豆杉盆景、幼苗培育,红豆果初加工等产业,发挥红豆杉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园区红豆果产量已经突破2500公斤,已经实现了红豆杉果实的分级、包装、营销,为吸引旅游和药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此外,公司还与柯桥区林业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开展合作研发,不断缩短红豆杉幼苗繁育周期,实现红豆杉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的研发与推广,使公司产品周期更短、产量更高,提高了公司在同行中的竞争力。目前部分红豆杉幼苗和盆景已实现市场化营销,实现了公司产品转化、产业增值。最后,红豆杉项目真正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其预期收益之中。公司未来还会实现红豆杉产品的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协调发展,实现产品的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增值,发挥和提升红豆杉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红豆杉木材的珍贵价值,使红豆杉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不断延伸,公司资产将有更稳定、更可观的多轮增值。根据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其出具的报告显示,南方红豆杉基地造林面积1万亩,前十年可以生产红豆杉盆景75万盆,移栽出售优质绿化苗木130万株,采收红豆杉枝叶1800万吨(用于提炼珍稀抗癌药物紫杉醇),20年后可获得珍贵木材8万立方米,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万亩红豆杉基地将不是简单的“经济林”,更将成为发挥一产、二产、三产综合效应的“富民林”、“聚宝盆”。龙东村红豆杉项目的案例显示,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工商资本下乡带动了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合理分工让农民能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收益,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是一条以生态建设为引领、工商资本为载体、农民增收为根本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值得指出的是,工商资本下乡也存在一定风险。已有多项研究指出,工商资本下乡会冲击农民的生产经营,容易与当地农民发生利益冲突,圈占土地可能导致耕地的“非粮化”和“非农化”。在我们看来,这里的最大风险可能在于,相比于工商资本增值而言,农民收入的增加比例仍然偏低。这里的应对策略在于,让足够多的工商资本下乡,形成市场、形成竞争,就能够保护农民权益。与此同时,建立长期的利益分享机制,让农民分享资本增值的收益,就能实现激励企业和保障农民实质受益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这样的制度安排将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甚至为进一步的土地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作者郁建兴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越倩系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任杰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严国萍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新闻
浙大培训 4643
浙大干部培训 分享

新闻分类

重点开班

MORE+
山西省工商联委托浙江大学举办信息工作培训班

山西省工商联委托浙江大学...

国家邮政局委托浙大举办全国邮政管理系统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

国家邮政局委托浙大举办全...

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班在浙大举办

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专题培...

“中国图书馆领导力”首期专题研修班(CLLFP)在浙大举办

“中国图书馆领导力”首期...

陕西省科协系统干部走进浙江大学培训学习

陕西省科协系统干部走进浙...

FOLLOW US @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