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19日,钱塘干部成长计划实训营迎来第一期“浙大篇章”的结业答辩。经历过一个多月的密集“特训”,社会治理和创新思维专题研讨班形成四大类十七篇课题报告,展示出累累硕果,凝聚着全体学员的辛勤汗水和思想光芒。
有别于传统的“输入”型学习,该阶段学习对于成果的“输出”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前期充分调研、实地座谈、专家授课、集中研讨的基础上,四个小组课题和班级大课题通过答辩演练、交叉提问,迎战结业答辩“大考”。
大考现场,思想“光芒”
7月19日,四个小组和班级分别以课题答辩的形式迎来阶段性学习成效的“大考”。新区党群工作部(组织部)、经发科技局、行政审批局(行政服务中心)相关领导,孙厚军、吴伟强、徐越倩三位专家,组成阵容强大的答辩专家评审团。
第一组课题:钱塘新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探索研究
第二组课题: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的未来社区
第三组课题:以新区疫情防控为重点加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对策研究
第四组课题: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网格员队伍建设
班级大课题:加强当前钱塘新区社会治理的几点建议
整场成果汇报在精彩的答辩、有序的提问中达到高潮。党群工作部(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常务副主任陈月松作总结点评,对钱塘干部成长计划实训营的学员们提出了更多期待和要求。
他指出,此次阶段性学习成果汇报可以用“四个好”来概括,“形式耳目一新、内容丰富多样、汇报精彩纷呈、指导专业高新”。他希望,如何学以致用、如何做深做实调研、如何转化调研成果,都是下阶段学习中要不断攻克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
汇报演练,提前“暖场”
“磨刀不误砍柴工”,演练暖场。在正式答辩前,四个小组课题和班级大课题分别进行了两轮答辩预演。
演练现场,气氛严谨而活泼。指导老师徐越倩教授一丝不苟,认真倾听后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吴伟强教授的加入更是带来了“灵魂的拷问”,犀利风趣的点评,切中要害的提问,醍醐灌顶的建议,给答辩的课题指出了新一轮的完善路径。
交叉提问,碰撞“火花”
“宝剑锋从磨砺出”,考验层层加码。预答辩后设置了小组交叉提问环节,互相激发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