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最大的丛林,用数字化加速一体化,是推进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作为中国经济的大平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未来工厂、城市大脑。”
在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数字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尤为重要。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长三角地区达到9.63万亿,超过珠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总和。长三角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最大的丛林,是培育世界级数字湾区的重要腹地。要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路径。
基础
目前,三省一市数字一体化基础如何?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人工智能创新突破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同时主动打通省际断头路,以《长三角科创板企业金融服务一体化合作协议》助推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落地。
安徽明确把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作为重大工作部署,提出加快建设“数字江淮”,实施支持数字技术创新、加强市场主体和数字经济平台培育等政策。对浙江来说,皖南的融杭是十分重要的一体化战略。
江苏提出密切跟踪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聚焦数字经济、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目前,南京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金融创新中心仍然在与杭州PK中。
浙江提出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联合推进国家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建设。浙江省2018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5547.7亿元,同比增长13.1%。
在产业端,三省一市数字化已具备一定基础——
数字产业蓬勃发展。各地在基础设施水平、产业成熟度上各有不同优势:上海集中在计算机网络和硬件、软件与IT服务、制造业等领域,杭州集中在软件和IT服务领域,合肥集中在计算机网络与硬件、制造业等领域,南京则集中在计算机网络和硬件领域。
制造升级成为智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新兴技术在智能制造的应用,合力提振长三角智能制造水平,打造世界级的智能制造企业群、产业群。从长三角范围来看,浙江宁波以发展制造业数字化的融合型数字产业为主,江苏的苏锡常均以制造业数字化融合为主导。
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合肥的智能产品创新、生命健康产业,金华的消费品设计销售、衢州的绿色产业,黄山的数字文创产业等产业数字化融合,均取得率先发展。
思考与建议
产业数字化如何助力长三角融合发展?有如下建议——
打造各具特色的一体化合作新路径。长三角一体化,面对的是整个三省一市,不仅仅是与上海比邻的市区,必须让相关省市都参与进来,调动各地的积极性。有两条路径可并行推进,一是设立紧密空间合作区,在“地理经济”上创新;二是设立经济要素合作区,在“经济地理”上创新。
建设科创产业集聚发展大走廊。依托上海国际科创中心优势,建设长三角科创大走廊,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与长板,赋能长三角产业高质量发展。注重数字经济新基础设施的提前布局与谋划,创新基础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方式。注重在产业链协同创新、国产替代、供应链安全等方面开展创新合作,真正打造长三角南翼科创产业集聚发展大走廊。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手抓。数字产业化方面,要科学规划建设“长三角数字中心等项目”,掌控好庞大的数据资源,在数据归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等各环节开发和形成相应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力求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走在前列。产业数字化方面,致力于融合创新发展,进行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创新实践,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
营造推进产业数字化良好氛围。以“飞地”模式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人才。同时,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完善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强化资源整合,建立大数据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平台,建立政府和企业安全信息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