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浙江大学“自主知识体系丛书·手册系列”首批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经济管理学手册》《中国技术与创新管理学手册》《中国应用语言学理论和实践创新手册》《丝绸之路知识手册》《法理学手册》《数字法学手册》共6本正式亮相,标志着浙江大学在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进程中取得阶段性成果。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讲话,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陈郭华、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致辞,副校长周江洪主持。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浙大何为?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党中央立足强国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部启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就高校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五路大军”排头兵作用、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做出了重要部署。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既要有‘致广大’的世界格局,沿循学科化逻辑,立足“人类知识的总和”推进知识创新;也要有‘尽精微’的现实关怀,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图景,科学阐释其中蕴含的重大思想、典型案例、创新经验等。”任少波说。
浙江大学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时代更迭同向同行。
学校主动对接中央要求,积极落实教育部工作部署,在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打造“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战略基地”,策划推出“自主知识体系丛书”,包括手册系列、案例系列、外译系列。
首批推出的6本学科手册
手册系列聚焦于提炼中国特有范畴与独创性理论,案例系列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外译系列致力于推动中国学术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整套丛书计划在五年内达到60册左右的体量,力争通过工程性的系统推动手段,以看得见、摸得着、传得远、留得下的方式实实在在地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添砖加瓦”,贡献浙大力量。
以浙大智慧,回应时代命题
手册是国际通行的一种知识体系梳理、呈现方式。
首批亮相的6本学科手册,每一本都聚焦中国发展实践,回应时代命题,以浙大的优势学科或特色研究领域为依托,兼顾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
手册编写团队特别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参与撰写工作,或提供咨询指导与论证支持,力求在体系上呈现出对学科内容全景式的整体观照,在构建完整知识生态体系的同时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思路、学术观点和研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