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培训学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浙大培训基地

0571-86971085
88273072

浙江大学首届亚洲文明周活动在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

发布日期:2024-05-13

       5月10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成功举办五周年、浙江大学建校127周年之际,浙江大学首届亚洲文明周活动在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国际博协亚太联盟名誉主席、韩国东亚考古研究所所长裴基同出席并致辞,并与浙江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言人骆莉莉,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副校长河内利治等共同启动文明周。

       罗静代表国家文物局对此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亚洲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灿烂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浙江大学立足“亚洲文明”的学科建设与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作为一流大学的气魄与胸怀。亚洲文明周以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共同探索、对话交流的平台;以展览、短视频大赛、服饰展演等多元创新的活动形式,生动展示了亚洲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遗产。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期待浙江大学以此为契机,为推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江洪表示,亚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长期以来,浙江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要,在守正创新中赓续求是文脉、传承中华文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致力于打造亚洲文明研究高地。在浙江大学举办首届亚洲文明周,将搭建一个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平台,使亚洲各国的文明在此交融碰撞,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未来,希望能够在各位嘉宾和浙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亚洲文明周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品牌,进一步为促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浙大力量,为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贡献浙大智慧。

       裴基同对浙江大学举办此次活动表示感谢。他表示,文化和艺术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当前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正处于迅速的发展与变化之中,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改变对亚洲文化艺术的看法和态度,要从当代的传统范式转向创造性的价值体系。他表示,浙江大学首届亚洲文明周为推动亚洲各地区间的对话提供了平台,希望可以通过参加系列活动,进一步增进大家对亚洲文化和艺术的了解。

       仪式上,“亚洲文明数字展”正式上线。同时,来自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表演了精彩的亚洲服饰秀。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参观“交流与共新:丝绸之路上的亚洲文明”主题特展。

       海内外高校、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代表,以及浙江大学相关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和校友等参加活动。

       新闻+

       跨越五千年的210余件/套文物展现亚洲文明的产生、发展和交流互鉴,国内外顶尖学者深度探讨亚洲艺术与考古前沿动向,还有系列讲座、图片创意设计展、图书展、短视频大赛和服饰展演,5月10日开幕的浙江大学首届亚洲文明周活动,让我们享受古今交织的文化盛宴,感受亚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蓬勃力量。

       2019年5月,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并表示“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值此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五周年之际,又恰逢浙江大学建校 127 周年,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建院五周年、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馆五周年,浙江大学首届亚洲文明周活动以“亚洲文明:文明互鉴和文化交融”为主题,涵盖“交流与共新:丝绸之路上的亚洲文明”主题特展、亚洲艺术与考古国际学术会议、亚洲文明系列讲座、亚洲文物图片创意设计展、亚洲文明图书展、亚洲文化短视频大赛、亚洲服饰展演等七个部分,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为弘扬亚洲文化之美、增进亚洲人民友谊贡献浙大力量,为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贡献浙大智慧。

       亚洲文明的昨日与今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亚洲各地区人民很早就开始了物质的交换、文化的交往,逐渐开拓了横贯亚洲东西两端、影响全球的丝绸之路,其沿线的“器与艺”“城与人”展现着亚洲各区域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交汇与创新,为世界文明发展史增添了一个个浓墨重彩的篇章。

       “交流与共新:丝绸之路上的亚洲文明”主题特展是本次亚洲文明周的重头戏,分为“亚洲:人类文明的摇篮”“器与艺:文明的延续与互鉴”“城与人:文明的交汇与创新”三大部分,共展出跨越五千年的210余件/套文物,展示亚洲文明的产生、发展和交流互鉴,以增进对亚洲各区域文化的了解,推动亚洲各地区间的对话。

       信仰与崇拜、符号与文字,是早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西亚的两河文明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创造了最早的城市和神庙,发明了最早的文字。

       展览中最古老的一件文物是约公元前30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的一块楔形文字泥板。上面的一笔一划形象记录了当时百姓的生活状态。而且从这件器物上我们可以看到5000多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人民已经用楔形文字来记录经济往来,体现了早期商业贸易的诞生。

       丝绸是中国的独特创造,是中国与亚洲各地区贸易中的重要物品。中国光洁柔软的丝织品、丝原料和先进的丝织技术传播亚洲各地区,其它地区别具特色的艺术风貌与纺织技术也反向地影响了中国。这件绿地连珠双鹿纹纬锦所运用的联珠纹纹样在当地流行极广,并对中国的丝绸装饰图案产生了影响。

       而出土于西安的这件隋酒神骆驼陶俑,驼囊上的模印人物被认为是希腊酒神的形象,反映了希腊酒神题材和本土题材的融合,体现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黄沙漫漫,驼铃声响;海波涛涛,帆远千里。器与艺在丝路上流转,城与人因丝路而连接。在交流互鉴中,亚洲文明不断发展,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天下一家 美美与共

       亚洲艺术与考古国际学术会议是此次亚洲文明周的另一重磅活动。

       会议由考古、文博、艺术史与丝路四个板块构成,邀请了东亚考古研究所所长、韩国国立博物馆前馆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合会前主席Kidong Bae(裴基同)、史密森学院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Chase Robinson、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馆长平山东子、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以及来自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英国华威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等国内外相关领域顶尖学者出席并作发言。30位全球学者将在会议中深度交流,并考察绍兴历史文化,共同推动亚洲艺术与考古领域的学术发展。

       亚洲文明系列讲座也是大咖云集,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就亚洲各国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讲解与探讨。讲座内容既有对古代文明的追溯与解读,也有对现代文明发展的分析与展望,为师生提供一个了解亚洲文明的窗口,让听众在领略文明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亚洲文物图片展将展出30件获奖佳作,围绕“汇”、“融”、“创”、“传” 四大核心乐章,编织出亚洲文明的多元乐谱,青年学子凭借对亚洲文明的深刻理解与前卫的设计思维,不仅让沉默的文物“发声”,更让观展者在古今交织的视觉盛宴中,体会到亚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力量。

       亚洲文明图书展从浙江大学图书馆基博斯旧藏、简芳庭特藏、西北考古报告特藏、域外刻本中甄选了难得一见的馆藏珍本、古籍善本。“文明互鉴——中国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丝路华章——丝绸之路艺术与考古的文化交响”“衣路繁花——亚洲地区的传统民族服饰”三个主题单元内容覆盖文学、历史、艺术、考古、医学、宗教等多种学科。

       “Z世代 浙分享”中外学生短视频大赛以“亚洲文化展示”“我在中国”和“校园记忆”为主题,面向全体浙大中外学生公开征集作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在亚洲、在中国、在校园的见闻,为校园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亚洲文化交流互鉴。

       开幕仪式当天,还有一场别样的亚洲服饰展演。27名浙江大学国际学生依次展示中国以及蒙古、韩国、日本、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伊拉克、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不丹等18个亚洲国家的传统服饰。

       亚洲文明周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承办,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浙江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

(来源:浙江大学)
本文由浙江大学教育培训网整理编辑发布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新闻
浙大培训 1199
浙大干部培训 分享

新闻分类

重点开班

MORE+
浙江省委统战部(省侨办)委托浙大举办侨商青年企业家研修班

浙江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黑龙江省委组织部、民政厅在浙大举办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

黑龙江省委组织部、民政厅...

辽宁省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浙大启动

辽宁省2024年乡村产业...

福建省委组织部在浙大举办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专题班

福建省委组织部在浙大举办...

浙江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在浙大举办海外中青年侨领研习班

浙江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FOLLOW US @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