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培训学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浙大培训基地

0571-86971085
88273072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022-09-29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今天上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协办,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展览包含“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三大板块,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6、7、8、9四个展厅,以及序厅、南三层平台和走廊公共区域,展陈面积总计约6000平方米,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占地面积最大的展览。

       第一板块为项目概况,标题为“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其中国内藏品9155件(套)、国外藏品3250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

       第二板块为佳作展示,标题为“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中国绘画艺术与汉字同源共生,共同承续中华文明丰富生动的历史记忆,寄寓中华民族的美好理想和精神追求。“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以大量珍稀的图像文献还原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构筑成一部承接古今、连结世界的巨典鸿编,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贡献。

       第三板块为“守正创新”,标题为“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随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出版,浙江大学依托雄厚的学科资源优势,在各方支持下,综合运用5G、云计算、动作捕捉和增材制造等最新科技,为实现古代艺术遗迹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数字化重现及数字化虚拟体验,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次“大系”国博展在国庆假期期间正常开放,观众可通过国家博物馆官网、公众号及官方APP预约观展。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简介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2005年习近平同志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其中国内藏品9155件(套)、国外藏品3250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编纂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计60卷226册。这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被列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并被列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得到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台办、国家文物局、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国家出版基金规划办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等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以及海内外众多文博机构与广大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取得的丰硕成果,有力促进了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与学术建设,生动展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提升了中国文化形象。进一步宣传推广好这项工程,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繁荣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来源:“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浙江大学培训官网整理编辑发布
相关新闻
浙大培训 1075
浙大干部培训 分享

新闻分类

重点开班

MORE+
山西省委党校第23期省管干部赴浙江大学培训学习

山西省委党校第23期省管...

四川省人大干部赴浙大举办信访工作培训班

四川省人大干部赴浙大举办...

安徽省委组织部、生态环境厅委托浙大举办加快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专题培训班

安徽省委组织部、生态环境...

河北省工商联组织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来浙大培训学习

河北省工商联组织年轻一代...

天津市委党校与浙大共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专题研讨班

天津市委党校与浙大共办学...

FOLLOW US @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