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事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贯彻落实全省文物安全专题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郑栅洁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浙江省文物局在湖州长兴召开全省文物安全工作部署会暨乡村博物馆建设启动仪式。
8月底,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全面启动全省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为期三个月地毯式、全覆盖、零死角的文物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
推进文物安全领域数字化改革。浙江大力推进文物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研发工作,努力实现文物安全智慧监管新模式。目前,平台第一阶段研发工作已完成,正在开展试点运行。
完善文物安全工作机制建设。浙江建立了季度文物安全工作例会和文物安全联系等制度。同时,将文化和旅游业绩考评与文物安全工作相挂钩,明确文物安全工作不力或出现重大文物安全责任事故的,暂缓或一票否决国家5A级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品牌创建。
下一步,省文物局将在大排查的基础上,开展为期一年的对症整治,聚焦“三责”(文物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直接责任)、“三防”(人防、技防和物防)、“四险”(盗掘盗窃风险、火灾隐患风险、法人违法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全面治理文物安全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在排查整治基础上,开展为期三年的文物安全大提升行动,着力实施文物安全精密智控工程、监管方式创新工程、平安工程、人才和志愿者培育工程。
建设乡村博物馆是一条留住乡村文化之根的好路子。
近年来,浙江积极开展乡村博物馆建设的有益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并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试点省份。其中,湖州作为浙江省的“乡村博物馆”项目试点,于近日印发了《中国乡村博物馆建设浙江湖州试点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乡村博物馆要以保存、展示、传播乡土文化、本土文化为使命,保持“乡土味”;但也要“土”得有文化底蕴、有地方特色、有时代新意,成为“高品位”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在《行动方案》中,湖州明确了目标:
用一年时间完成《乡村博物馆建设认定标准》《乡村博物馆管理办法》的编制、评审和认证工作,形成100家特色鲜明、可看可学、示范性强的试点工作建设成果,形成一套浙江湖州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工作经验。
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乡村博物馆在湖州全市3A景区村庄、历史文化名村(镇)中全覆盖,构建覆盖市、县、乡(镇)、村四级的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深入探索实践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博物馆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新举措,博物馆乡村阵地建设的新途径,建设博物馆乡村阵地建设的示范窗口,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示范窗口。
作为试点,湖州的主要任务有:
解决乡村博物馆建设的问题短板
解决乡村博物馆建办管问题。准确定义乡村博物馆的概念和内涵,明确各类乡村博物馆的产权归属和管理办法,探索乡村博物馆建立的程序、手续等事项,提供“什么是”“如何建”“怎么管”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解决展品(藏品)来源问题。重点探索乡村博物馆展品(藏品)的来源、收藏和管理问题,建立一套募捐、征集、借展和补偿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准确定义乡村博物馆展品(藏品)的范畴,丰富和拓展博物馆原有藏品的概念,以解决乡村博物馆展品(藏品)的来源问题。
解决长效运营保障机制问题。探索解决“办馆易守馆难”“有人管促长效”“有经费保运营”等确保乡村博物馆长效运营和健康发展等问题。建立由志愿者组成的管理、讲解和文创研发队伍。探索以政府资金保障为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资金保障制度。
探索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基层实践模式
丰富和拓展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内涵外延。探索乡村博物馆建设,将乡村博物馆的发展布局作为现有国有、非国有博物馆的有益补充。
探索博物馆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新举措。通过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等举措,补齐当前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短板。
探索博物馆乡村阵地建设的新途径。积极探索乡村博物馆建设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下博物馆服务的乡村模式等。
建设乡村博物馆的示范窗口
博物馆乡村阵地建设的示范窗口。加强对乡村博物馆等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强化在试点建设过程中的业务指导,总结试点期间在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加快提升和规范湖州市乡村博物馆建设,率先在湖州建成覆盖市、县、乡(镇)、村的多层级博物馆体系。
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示范窗口。深入挖掘乡村自然、历史、民俗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源,通过乡村博物馆展览、教育、拓展、文创等平台反哺乡村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以文化展示、互动体验、旅游观光为主干的“展览+文创+旅游”产业,研发生产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民俗工艺品、文创旅游产品等。
博物馆助力共同富裕的示范窗口。通过在全市建成覆盖市、县、乡(镇)、村的多层级博物馆体系,使博物馆在履行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职责使命中成为先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