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培训学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浙大培训基地

0571-86971085
88273072

一年新增5个万亿产业!长三角制造业下一个万亿产业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4-10-28

       经济的“含金量”,不止在数字里。

       制造业一直都是长三角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产业,也是对外贸易的主力军。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三省一市制造业共有12个产业达到了万亿级的规模,例如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浙江智能物联产业集群、江苏电子信息产业……这些产业集群不仅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有显著推动作用,也对全国工业形成了重要支撑。

       拥有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地方,不单是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或依靠资源,而是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创新、金融、物流以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而这些要素,也能带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目前长三角的低空经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也即将形成万亿级的产业规模。

       长三角制造业12个万亿产业集群

       近年来,长三角的万亿城市一直在扩容,合肥、南通、常州等城市纷纷加入万亿“群聊”。其实在长三角区域内,还有一个“万亿俱乐部”一直在增加新成员,那便是万亿产业。

       据各地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三省一市共有1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江苏拥有机械、电子、轻工、冶金、石化、纺织等6个万亿产业;浙江也拥有绿色石化、现代纺织与服装、高端软件、智能物联4个万亿产业;安徽也在2023年实现了万亿产业“0”的突破,而且一次新增了两个万亿产业,分别是装备制造业和汽车产业。

       在这一个个万亿产业的背后,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主线清晰可见: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物联等新领域投资带动性增强。

       万亿产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也是十分可观的。顶级的城市群需要顶级产业集群的支撑,而顶级的产业集群,也能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在区域内发展。

       9月中旬在合肥举行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在制造业企业前十强中,长三角占4席,排名最高的是中国宝武,高居第二,上汽集团位居第六,第五的恒力集团、第九的荣盛控股分别位于江苏、浙江。

       从区域整体水平来看,长三角的集团优势也非常明显,共计176家企业入选,占比超35%。

       浙江入围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共有86家;江苏入围企业数量为56家,排名全国第三;同时上海位居第九,入围企业数量为20家;安徽此次有14家安徽企业入选,仅比第十的四川少了3家企业。

       谁能成为长三角下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近年来,万亿产业一直在扩容,而且扩容的速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快。

       根据赛迪研究院梳理,2012年至2022年,区域万亿级产业集群从13个上升至19个,长三角地区仅江苏和浙江拥有7个万亿产业。到了2023年,长三角万亿产业的数量一年之内增加了5个,总量达到12个;预计2024年底,三省一市都将拥有制造业的万亿产业。

       虽然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34万亿元,不过在制造业领域,依然没有形成万亿级的产业集群。今年上海预计将迎来首个制造业的万亿产业。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从7617亿元提升至9337亿元,距离万亿目标仅有一步之遥。

       上海的目标也不仅于此,根据《上海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未来上海将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根据上海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上海积极布局的准万亿产业都有着较高的增长值,代表着高端装备制造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7%,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6%,其中,集成电路增长20.8%。

       生物医药也是江苏目前正在积极抢滩的产业,而且江苏的产业集群规模已经逐渐形成。无锡市生物医药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作为苏州的“一号产业”,苏州生物医药的产业规模也超过了2000亿元,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南京生物医药的业务收入也超过2000亿元。

       去年浙江新增了一个万一产业,智能物联产值规模达到了1.02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集群也接近1万亿元。

       作为拥有全国最多制造业500强企业的区域,浙江有着更大的雄心,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去年,浙江发布了《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万亿级先进产业群。

       2023年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8.64万亿元,这一数字,将在2027年增至12万亿元。

       在去年新增两个万亿产业后,安徽的制造业还有不少的后劲力量。据安徽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9月,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比全国高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长三角、中部及工业大省第1位;其中,9月当月增长11.5%,居全国第2位,增幅创2021年4月以来新高。

       从产业结构看,前三季度,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3.7%,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着快速增长。根据安徽省经信厅发布的《安徽省“十四五”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规划》,电子信息制造业将在“十四五”期间,规模总量突破7000亿元。

       近一年多来,还有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例如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已经在长三角多地落地,并且处于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期,这些都将成为长三角万亿产业坚实的后备力量。

       新能源将在长三角实现“万亿大满贯”

       如果说将来有一个产业,能在长三角实现万亿“大满贯”,新能源绝对是最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据浙江省经信厅消息,今年上半年,浙江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集群营收超5000亿元,同比增长18.9%,有望成为浙江第五个迈上万亿级的集群。

       虽然浙江在整车制造在长三角区域内并不占优,不过在面广量大的汽车零部件赛道中,浙江拥有无数个“小巨人”企业,不仅夯实了浙江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基础,也让浙江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融入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

       企查查数据显示,浙江是我国汽车制造业相关企业最多的省份,目前共有2.98万家企业,占比全国近两成;据浙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达到了2662家,占全国比重超15%,全年营收规模达5000亿元左右。

       这一产业,也是安徽势在必得的万亿产业之一。在汽车制造拿下“万亿”成就后,安徽在新能源产业中的增长势头也十分迅猛,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增长82.6%,充电桩增长52.1%。

       未来,新能源的万亿产业目标,也将从省级来到地市级,而且目前有长三角不少城市都提出在新能源产业中,力争突破“万亿”的目标。

       安徽合肥提出将围绕打造国际一流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新能源汽车发展引领区,到2027年力争培育一个年营收万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浙江省宁波市正在新能源汽车这一高技术含量的新赛道上发力,意在打造万亿级“新能源智能汽车之城”;江苏的苏州和常州也都在竞逐新能源产业万亿之城。

       新能源产业只是一个开端,未来将有更多的长三角城市,拥有属于自己的万亿产业。

延伸阅读
推荐课程:新质生产力培育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的要素构成与培育方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行:做新型工业化先行者,当新质生产力探路人聚焦新质生产力,强化招商引资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地位、建设内容、主要挑战与对策
 
(来源:潮新闻)
本文由浙江大学教育培训网整理编辑发布
相关新闻
浙大培训 3083
浙大干部培训 分享

新闻分类

重点开班

MORE+
中国城发会城投专委会委托浙大举办城投大学堂专题培训班

中国城发会城投专委会委托...

教育部委托浙大举办高校青年教师国情教育示范研修班(第九期)

教育部委托浙大举办高校青...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在浙大举办本科高校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在浙大举...

民建辽宁省委会在浙大举办全省机关干部和省直工委委员培训班

民建辽宁省委会在浙大举办...

山东省审计厅在浙大举办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业务骨干培训班

山东省审计厅在浙大举办专...

FOLLOW US @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