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培训学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浙大培训基地

0571-86971085
88273072

能力圈理论——让你的决策能力超越99%的人!

发布日期:2024-12-30

       能力圈

       顾名思义,能力所及范围就是能力圈。用探索游戏地图的思路来理解会比较容易些,那些能被点亮的区域是你的能力范围,不能触达的区域就是你的能力圈边界,要么是因为boss打不过,要是是坑太大垮不过。多数人对能力圈存在概念上的误解。首先能力圈不是一个圆圈,每个人的天赋个性不同,能力圈也是奇形怪状,独一无二的;其次,能力圈没有清晰的边界;最后,能力圈不是扩展得来,而是发展生长得来。

       查理芒格的能力圈理论

       能力圈是巴菲特和芒格特别推崇的概念,最早是一个经济学和投资领域的术语,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地理解某一个领域或掌控某一项技能的范围。能力圈理论强调我们只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进行投资,避开那些超出自己理解能力的行业或者企业。通俗讲就是只投资自己看得懂的对象,不懂的不碰,不要追涨杀跌。这个投资理论同样适用于个人生活,即不要盲目从众,做一些自己都不理解的事情。

       然而问题在于,什么叫做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呢?能力地图在哪?

       芒格在他的演讲《人类误判心理学》中提到一个瑞典的实验调查:90%的汽车司机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排在前50%。也就是说,有不少人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这种现象对应的心理学概念叫做达克效应。达克效应最初由心理学家达宁和克鲁格提出,他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那些在能力测试中得分最低的人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得分高的人则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这个现象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就不会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我们在现实中也往往发现,懂得越少的人反而越自信,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认知,但也不清晰,存在着模糊地带。一旦问题出现在模糊地带的时候,就很可能出于自信,贸然行事。因此,当要做出重要决策时,首先得确定自己的能力边界到底在哪里,再根据边界决定是直接行动,还是按兵不动,先去学习调查,并寻求他人帮助。

       能力圈测试

       确认能力边界的好办法是进行能力圈测试。首先,写出自己想要决策的内容,比如想要买房或者考虑换工作,接下来按顺序回答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做出这个决策时,背后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呢?

       即使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有些时候也难以做出理性回答。如果你发现决策的目的和原因出自于一个非理性的想法,或者完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应该暂停一下,把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弄清楚,因为决策的代价很大。

       第二步思考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现在面临着哪些问题?

       假如你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合理的目的,接下来需要尽可能列出要面临的所有挑战和隐患,这个地方有些反直觉,就是能列出的问题越少,说明你在这个领域的能力圈就越小。因为按照达克效应来看,知道的越少,就越不知道自己面临着哪些问题。相反,在这个领域擅长的人,能看到的要素和信息是比较多的,他能够列举出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隐患,就算其中的一些问题目前也没办法解决,至少有明确的方向,帮助他避开这些坑。正如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提到的那样“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因此当你发现找不出任何隐患和问题的时候,就要谨慎了,多做一些调查。

       第三步,列出能够实现这个目的的其它方法。

       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方案,现实中很少存在着有且仅有一种办法的情况。方案越多,越容易进行权衡比较,从众多选择中找最优解,实现决策利益最大化。

       总的来说,如果你没有办法很好地回答以上3个问题,那么你的重心就应该从做出决策转向扩大能力圈。

       如何构建、维持和扩大能力圈?

       我们强调要尽量在能力圈内决策行事,那会不会限制能力提升呢?实际上在能力圈内行事不等于能力圈不会改变,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能力圈也是动态的。

       首先,快速且有反馈地学习,即短周期迭代,有点类似于戴明环:提出方案-实施-反馈-改进,只是更强调速度快、周期短,快速获得反馈并进行改进。比如A团队的产品一个月迭代一次,而B团队一周迭代一次,一年下来,A团队只能学习用户和优化软件12次,而B团队能将这个循环进行52次,那最后的结果很大概率是A团队被淘汰。

       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是一样的,我们虽然可以通过试错来学习,但时间是线性的,个人的精力非常有限,因此成长速度会很慢。然而问题与挑战不会等我们成长,它们常常直接出现在能力圈之外,逼着我们选择是贸然前进,然后稀里糊涂失败,还是抓紧时间学习调查,高效结束战斗。只有通过向他人学习,也就是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取可借鉴的经验,我们才能解决个人经历的有限性和当前问题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从而显著提升效率。

       可以说,只有学得够快,才能抓住机会及时解决问题。在一次次能力圈与问题的冲突当中,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应对方法,叫做问题迭代模型。

       首先,在面对能力圈以外的挑战时,我们得快速了解这个特定领域的基础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这个领域进行快速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通过书籍和互联网掌握到基本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非常基础,这时候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懂了许多,保持谦虚和谨慎的心态继续深入。

       第二步就是升级和迭代,当我们还是“门外汉”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模糊笼统,在进行一定学习实践后,问题会变得细致和高级,这些细致的问题就能反映出我们的能力圈边界。可以说升级迭代问题就是在让能力圈越来越清晰,能够为扩大能力圈提供很好的方向,让问题解决更有针对性。并且你会发现,在进行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后,最初内心的大部分疑惑就已经解决了,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新问题会将能力圈拓展至新的瓶颈。

       第三步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步,找到这个领域有较强能力的人来请教方法和思维。听起来人人都会,但往往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第一个误区就是在不升级和迭代问题的情况下直接询问。比如你如果直接问行业大佬如何注册公司,大佬会觉得你连最基本的学习、调查和实践能力都不具备,就不要尝试进入新圈子了。这样的偷懒心态导致的结果不是被骗就是只懂些皮毛,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如果我们通过升级迭代,把问题变得高级深入细致,在询问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非常近距离观察到这些厉害的人是怎样怎样思考应对的。从而学到一些牛人的思维方式,这比仅仅得到一个答案有价值多了。因此,在决定向他人询问时,请至少将问题迭代一次。

       第四步就是要科学地分析他人的建议是否真的能够为你所用,在筛取中总结出自己的思考模型。在进行了前两个步骤后,这时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视角和观察的要素,来协助解决当前的问题,你可以通过“德尔菲法”(征询多位某领域经验丰富的大咖的见解)和实践不断验证、迭代这个思维模型,让它越来越适用于自己。

       总结

       即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也难免遇到一些自己尚未理解的部分,问题本身并不是障碍,一个人发展最快速的时候,往往是问题不断涌向他的时候,因为在面对新问题时,我们的能力边界才会被不断挑战。在能力范围内不断练习,不断解决难题,找到突破口,再不断迭代,最终进入新的领域,然后继续探索、尝试,消除更多未知,获得更新、更大的能力。希望我们在升级打怪的路上不断变得强大!

浙江大学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
 
点击在线报名
 
✉ 通讯地址
 
(来源:TTT培训研究院
本文由浙江大学教育培训网整理编辑发布
相关新闻
浙大培训 3605
浙大干部培训 分享

新闻分类

重点开班

MORE+
甘肃省教育厅委托浙大开展“国培计划”小学党组织书记研修

甘肃省教育厅委托浙大开展...

辽宁省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二批线下集中培育学习在浙大启动

辽宁省2024年乡村产业...

甘肃省教育厅委托浙大举办中职院校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

甘肃省教育厅委托浙大举办...

河北省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厅委托浙大举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专题培训班

河北省委组织部、农业农村...

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举办贯彻落实《学前教育法》管理干部培训班

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举办贯...

FOLLOW US @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