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聚焦广大中小微企业如何脱困蜕变的难点痛点,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上云用数赋智”为重点突破口,精确发力,精准施策,对于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实施方案》瞄准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导向,正中要害
(一)《实施方案》针对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新形势,突出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线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更高级经济阶段,它是以数字化的信息和知识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包容、创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形态、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阵地,已成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经济“主引擎”之一。
放眼全球,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大考验和大颠覆,人员隔离和限制流动的严苛现实要求,在暴露线下经济脆弱性的同时,也凸显了数字经济减少物理空间依赖的天生基因和韧性优势,开辟了人类线上生产生活新空间。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减少对线下场景的过度依赖,将人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空间与市场空间从实体物理空间延伸拓展到虚拟网络空间,打破生产经营、生活体验、应急防控的时空局限,构建将线上与线下、制造与服务、数据与价值、场景与内容相结合的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开创人类社会更广袤的生存发展疆域与市场经济空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已成为所有企业纾困当下、筑基长远的必由之路,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引擎不降速、不失力、不偏航的战略抉择。
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核心载体和关键任务是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传统的企业信息化相比,企业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对企业更深层次的重塑与再造,任务更巨,难度更大,挑战更高。企业信息化主要是解决“管理”问题,而数字化转型是解决“业务”问题;企业信息化是流程驱动,而数字化转型是数字驱动;企业信息化的数字是根据预先设定要求生成的,而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数字是作为核心要素具有原生态、自然流动的属性。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本质上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技术应用”向“数字重构”转变。企业信息化是对既定的生产方式、业务流程、管理架构进行替代应用和“优化”;而数字化转型则是利用数字对传统业务、管理、商业和服务模式进行“重构”。二是从“提升效率”向“提升价值”转变。企业信息化解决的是传统管理的效率不足,而数字化转型则利用数据发现价值、提升认知能力、拓展对产业变革洞见能力。三是从“系统思维”向“数字思维”转变。企业信息化是专注于现有体系、制度和流程的建设与应用,数字化转型”则聚焦于商业模式和平台运营。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与核心特征是:从产品形态看,核心是从物理设备到数据算法;从产品功能看,核心是从自动控制到智慧感知;从价值再造看,核心是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从价值提供看,核心是从单一产品到全程服务;从服务重心看,核心是从前端前台到云端云台;从发展段位看,核心是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从外部关系看,核心是从单向传导到生态闭环;从经营场景看,核心是从封闭运行到开放运营;从经营业态看,核心是从单点突破到跨界融合。
(二)《实施方案》聚焦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梗阻和瓶颈制约
数字经济在疫情应对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发展中面临的短板梗阻与矛盾风险也集中显现。疫情期间,不少企业转战互联网探索数字化转型,智能机器人、远程办公、直播电商、无接触贷款、在线销售、在线培训、在线服务等成为更多企业的新选择,但由于数字化转型技术挑战强、业务再造难、转换成本高、短期收益低、试错风险大,企业普遍“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广大中小微企业面临“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的两难困境。相关研究显示,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约25%,远低于欧洲的46%和美国的54%。我国有超过55%的企业尚未完成基础的设备数字化改造,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不到50%,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集成比例不足20%,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的比例仅为7%。
因此,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不牢、短板突出,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吃劲期和转型升级的阵痛期,迫切需要一批管用好用、落地有声的精准政策,助力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施方案》瞄准企业信息化转型中存在的基础差、门槛高“能力两难”造成的“不会转”,成本高、贷款难“资金两难”造成的“没钱转”,周期长、协同差“效益两难”造成的“不敢转”这些难点、痛点、堵点,需求牵引,问题导向,以“上云用数赋智”为重点突破口,有的放矢,正中要害,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在后疫情时代脱困蜕变、化蛹成蝶提供了精准扶持和政策保障。
二、《实施方案》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精确发力,精准施策
(一)《实施方案》体现了以数据生产要素为核心构建产业价值网络和发展生态
4月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公布。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大改革部署,也是新时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成果。根据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时代性,意见明确要素的范畴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正式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相提并论,而且强调要充分发挥数据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使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据生产要素属性的提升,关系经济增长长期动力,关系国家发展未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实施方案》全面体现了以数据生产要素为核心,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构建“设备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产业链数字化-数字化生态”的体系化数据融合范式,打造“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产业链-数字化生态”三位一体、递阶演进的产业价值网,构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数字化生态,将各类信息、流量上升到数据资产的高度,进而借助线上与线下、软件与硬件、制造与服务、产品与服务、流量与数据、场景与内容相结合,充分把条块分割的、泾渭分明的技术张力、企业边界、商业疆域、产业界限予以贯通,形成产业跨界融合、企业互联融通、商业结构再造、技术集成应用的发展态势。只有产业跨界融合、企业互联融通、商业结构再造、技术集成应用才能衍生出全新的产业、业态、商业模式、产品技术,才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与业态创新,推动工业经济的产业价值链向数字经济的产业价值网的嬗变,推进从产业模块化发展到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转型,实现产业经济从线性增长到指数增长、爆发增长的升级。《实施意见》以发挥和释放数据的红利价值为核心手段,推动产业发展从块状经济、产业集群走向产业生态,推进产业创新从创新体系、创新网络走向创新生态,不仅要将以往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数据链、供应链从串联创新转向并联创新,而且要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转化为数据流、价值流,最终实现要素设施共享、企业互联融通、开放协同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快速生成,构建全新的产业组织方式,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
(二)《实施方案》以打通“七链”为主线补齐短板精准施策
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以数据生产要素链接行业的五脏六腑,打通企业的七经八脉,让整个链条数据流通起来,让数据在与传统产业的碰撞融合中实现价值增量。《实施方案》着眼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以打通“技术链、供应链、生态链、服务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七链为主线,提出了一系列贴地皮、接地气、可操作的发展政策和推进举措。
一是打通“技术链”。《实施方案》强调加快数字化转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在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和企业范围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5G、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加大对共性开发平台、开源社区、共性解决方案、基础软硬件支持力度,鼓励相关代码、标准、平台开源发展。
二是打通“供应链”。《实施方案》强调协同推进供应链要素数据化和数据要素供应链化,支持打造“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链,支持产业以数字供应链打造生态圈。
三是打通“生态链”。《实施方案》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行业性平台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联合创新,共享技术、通用性资产、数据、人才、市场、渠道、设施、中台等资源,加快数字化转型与业务流程重塑、组织结构优化、商业模式变革有机结合,构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数字化生态。
四是打通“服务链”。《实施方案》鼓励培育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服务综合体,鼓励各类平台、开源社区、第三方机构面向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开发工具及公共性服务,引导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整合开放资源,共建数字化技术及解决方案社区,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鼓励平台企业创新“轻量应用”“微服务”,对中小微企业开展低成本、低门槛、快部署服务。
五是打通“资金链”。《实施方案》提出扶持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以专项资金、金融扶持形式鼓励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及虚拟数字化生产资料等服务。对于获得国家政策支持的试点平台、服务机构、示范项目等,原则上应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至少一年期的减免费服务。对于获得地方政策支持的,应参照提出服务减免措施。探索“云量贷”服务,探索根据云服务使用量、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改造的投入,认定为可抵押资产和研发投入,对经营稳定、信誉良好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鼓励探索税收减免和返还措施。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创新面向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贷款、融资租赁、质押担保、“上云”保险等金融服务。
六是打通“政策链”。《实施方案》提出组织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政策试点,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在教育领域推进在线教育政策试点,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数字贸易、零工经济,支持新零售、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互联网医疗、线上教育、一站式出行、共享员工、远程办公、“宅经济”等新业态,疏通政策障碍和难点堵点。鼓励发展共享员工等灵活就业新模式。
七是打通“人才链”。《实施方案》提出拓展数字化转型多层次人才和专业型技能培训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等方式,鼓励平台面向中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者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通过实施灵活就业激励计划,面向自由设计师、网约车司机、自由行管家、外卖骑手、线上红娘、线上健身教练、自由摄影师、内容创作者等各类灵活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尽其才。
“数字决定命运,数字引领未来。”《实施方案》坚持需求引领、问题导向,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上云用数赋智”为重点突破口,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必将强力推进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有效促进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迈上新台阶,为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增添新的发展引擎和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