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机械工程师、水利工程师,那你听说过大数据工程师、智能制造工程师吗?
高水平的数字技术工程师,可以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
最近,浙江省人力社保厅、省财政厅出台《浙江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末,要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工程应用领域,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1万人以上。
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不管是推进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关键都在人才。
首次推出的这一培育项目,是浙江对数字人才的新一轮布局,有哪些考量?
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浙江计划到2030年培养万名以上数字技术工程师,这是面向未来、提升职业素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一项很务实的工作举措。
为此,省有关部门还出台了《浙江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了比较周密的工作步骤、重点、资补和相应的监督评估办法,都是围绕着培训质量这个目标。这很好。
人才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现在已经无需多说。一个区域的发展,既需要高层次的拔尖人才,还需要更多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通用性、应用性人才,这一点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人才不仅要招引,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强本地区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这也成为各地人才工作和政策的一个着力点。这就越来越务实和接地气了,是个好现象。人人都能成才,处处都有机会,这是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应当具备的机制。
多年来浙江各条线上对在职培训工作是很重视的,这也从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上得到验证。从实践看,做好这项工作,还是要围绕产业、注重质量、强化协同、完善制度。
围绕产业,就是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学产业发展的趋势,有的放矢。
注重质量,这是最需要强调的,也最不容易做到。特别是有计划目标、时间又紧迫的情形下,如果缺乏有效的方法,容易出现降格以求和滥竽充数的情况。当然,其他工作也一样。
强化协同,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自留地,如果缺乏有效的协同,资源容易碎片化,质量也难以保证。这方面过去有不少教训。我自己也有过。
完善制度,怎么适应大规模培训工作实际,建立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培训制度和机制,需要通过改革,打破部门壁垒,统筹配置资源要素,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无数能够适应的高素质人才,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是建设现代化学习型社会的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