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觉已夏初
一寸光阴一寸金
坐落于紫金港校区的
中西书屋·大众书局
浙江大学校园书店今天正式启幕
坐拥书城
寻路书山
墨香四溢
处处皆可读好书
风景这边独好
中西书屋占地500平方米,在架图书3万册,由大众书局负责运营,坐落在紫金港校区成均苑三幢,毗邻校园南门。
这个位置,为文科组团增添一抹书卷气,是交流的新载体、文化的新坐标。这个位置,联通校内外,突显以书会友、以文聚心、以阅增识的独特意义。
进入中西书屋,满眼都是书籍。
直抵屋顶的书架,主要摆放着人文社会科学高知识密度的学术专著。漫步其间,仿佛沉浸书海,颇有庄重典雅的氛围感。
“中西书屋是以学术为导向的专业书店,能让大家感受到人类知识的广阔维度。”浙江大学中西书院院长、敦和讲席教授刘东说,特别希望同学们在知识的融通中得到淬炼和提升,犹如“金之在熔”。
书架之间,悬挂着版画作品,不时有人驻足欣赏。艺术作品的展示正是中西书屋有别其他书店的独特设计,这不仅提升了书屋的整体环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着读者们的艺术品味,从美中获得情感共鸣,从美中汲取创新灵感。
“校园里还得有一个好书店。” 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敦和讲席教授孙周兴说,一是为了纪念,纪念渐远的纸书时代,二是为了体验,摸书和看书的体验。
书屋营造处处可以读书的良好环境,一杯咖啡、一杯茶,师生对坐,便是一次思想对话。
书架上方别具匠心地设计展示着求是先贤、浙大名师们的奋进故事,犹如打开了一张穿越历史的画卷,书写了浙大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暖明的灯光、舒缓的音乐、淡淡的书香气,这是浙江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2020级本科生陈楠对中西书屋的第一印象,“琳琅满目的书籍,简洁素雅的陈设,在此可以驻足阅读,开展心灵之旅。”
在“五一”假期试运营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到店读者有6000余人次。
在实体书店日渐式微,纸质书籍不断受到电子书影响的当下,浙大中西书屋却宛如一个世外桃源,人们不禁好奇,风景为何这边独好?
持久而稳定的知识库
逛书店,多了份自在,少了份功利。不必想今天究竟要读什么书,随手拿起便可以是一卷心灵滋养。
逛书店,是一个知识延展的过程,有了更多触类旁通的机会,多了实现自我感染的途径,提供了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可能。
为此,中西书屋如何选书,显得尤为重要。
别于他店,学术是中西书屋择书的标准。
进门右转是新书、畅销书推荐书架。进门左转是六个大书柜,陈列着中西书屋读书导师的精品力作。书屋特聘的十二位读书导师均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其中包括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敦和讲席教授等,他们将专门为中西书屋的读者们选书、荐书,并通过读书会等形式与师生共同开展经典研读和学术探讨。
用心感受,一进大门,就能洞悉选书者的理念——保持在图书出版的前沿、学术生产的前沿。
每月的书单选择,都会倾注刘东和中西书院学者们的智慧。作为研究中国、译介西方汉学的重要学术平台,研究与出版本身是中西书院的重要职责。由此,书屋也是“看到”书院学术的一个窗口。
这或许也是中西书屋学术立家的底气所在。
以书为媒,奏响璀璨文明的交响。在刘东的眼里,这个书屋,应该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思想徜徉的精神家园。“我们要打造个持久而稳定的知识库,让读者能阅读到自由而广博的人类知识。”
对于寸土寸金的实体书店,大量的书架摆放着经典著作、译著,对学术的坚守,由此也可见一斑。
“文化永远不会打烊,我们用一方空间点亮文明之光。”江苏大众书局总经理缪炳文说,在这里人人都可以享受阅读。
在书中诗意栖居
如何让中西书屋成为一个校园文化坐标,不仅一时网红,而且能不断长红?
刘东认为需要构筑起独特的文化品位和学术导向,发挥其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为此,中西书屋建有一个讲演厅,在这里将长期开展学术活动,为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文化的盛宴。闲暇之时,便作为自习空间向大众开放。
这里将举办新书发布会,让读者与作者、译者和学者们汇聚一堂,近距离交流;这里也将举办读书导师讲座,每月一次,主题多样,读书、读人,更读心;这里还将举办中西读书会,聚焦经典,畅谈体会,分享永恒的启迪。
“读书不需要导师,读书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但我仍愿意参与,因为可以创造机会与更多人交流。”孙周兴说。
变阅读为“悦”读。也是在这个讲演厅,刘东还为读者们做了精心设计了中西剧场,展映电影、音乐和戏剧,并分享他的独到理解,期望大家能够徜徉于古今中外的表演艺术杰作中,更为深刻地理解与热爱我们的生活。
“多元的声乐和视觉艺术让大众跳出书本,磨炼自己的感受力,进而与阅读形成有机的互补。”刘东说。
以书为媒,阅读立体生动的世界。
“大学是知识汇聚和青年集聚的地方。大家需要不断汲取和补充精神粮食,进行思想交流、知识碰撞、思维创新。” 经济学院教授宋华盛说,大学校园书店应该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代表一所大学的文化气息和独特气质。
高校书店,给人宁静致远的力量,是大学的书卷气,承载着高校的文化符号,在此间不经意的思考、体悟,或许能给青年的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能。
相信中西书屋将会成为浙大人共同的校园记忆。
(来源:浙江大学)
本文由浙江大学教育培训网整理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