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发表多篇论文,成果得到推广,技术落地产业化,很多人能做好其中一点已经难能可贵。而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马庆旭,却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所建树,还凭借科技创新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
在这些成果和荣誉背后,是马庆旭自强不息的奋斗,他仿佛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停歇地朝着既定目标奔跑。他自己从不觉得苦:“通过努力,我的科研工作能为社会带来发展与进步,这将一直激励我前行。”
先苦后甜,科研之路无捷径
马庆旭的研究方向是环境调控土壤氨基酸生物有效性及其微生物机制。博士四年,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以共同作者发表论文8篇,累计影响因子30.3,平均影响因子高于学科平均影响因子2倍。仅在过去的一年,他的文章就被引29次。同时,他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有11项,实用新型专利有13项。
如此多的成果固然需要孜孜以求的辛劳付出,但马庆旭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本科和硕士阶段的费用是靠国家助学贷款、励志奖学金以及浙大心平助学金的支持。正因如此,他特别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
“我的导师吴良欢教授说过,科研一定是有苦有甜的,而我选择先苦后甜。”马庆旭说。刚开始接触课题时,会有打基础、选方向的困扰;进入实际研究阶段,现实常常与理想实验有较大差距;有了初步结果,又要为检测和总结发愁。“但是取得成果的那一刻,科研于我就只剩下了甜。”马庆旭爽朗地笑道。
前段时间,马庆旭的实验得到一些新的产物,但是国内的检测机构达不到理想的精度,无法分析结果成为他最大的烦心事。“只能大量搜索相关文献,找出作者邮箱,挨个询问是否可以代检。”马庆旭回忆道。经过近两个多月的碰壁,终于在5月份收到瑞典代谢组学中心的同意信。“仿佛一块大石落地,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马庆旭长吁一口气。
除了付出不懈的努力,马庆旭认为规划与阶段总结也很重要。尤其第一年,需要大量阅读文献,总结出研究领域的当前进展、热点与自己未来的方向。他自己坚持每年初做学年规划,年末对取得的进展做总结,邮件发给导师。他说:“有了规划,一步步去做,到了年末所得往往高于预期。”
浙大环资学院吴良欢教授提及自己的这位弟子赞口不绝:“马庆旭是一个很有理想、刻苦钻研、责任心很强的小伙子。”在导师眼中,马庆旭非常靠谱,交给他的任务,会自己思考,并善于整合资源,借助校内外先进研究平台努力完成;拥有很强的求知欲,能虚心向人请教;有集体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实验室日常事务管理;而且古道热肠,不仅协助导师,帮助同学,学院其他老教授的实地调研他也参与。
农民的开心,是我最大的收获
在中国,农民所占人口比例最大,靠天吃饭导致艰辛劳作往往只能换来微薄收入。从山东一个小村庄走出来的马庆旭体会过种地劳作之苦,更希望通过技术革新带来粮食增产,为农民家庭增加收入。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马庆旭与课题组其他老师同学一起,将农业废弃物培养食用菌技术、有机熟化技术改良黄泥田、排水氧化技术改良潜育水稻土、覆膜技术改良冷泥田等方法带到农村,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帮助当地居民走上循环发展的路子,而且为浙江省产田改良及保障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截至2017年9月,采用他们推广的研究技术的小镇,已经有7个生产规模50万棒以上的生产基地,每年为当地增收超过1000万元。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实验得到的经验不能完全照搬,还要扎扎实实地因地制宜做更改。”马庆旭说,“就比如施肥方法,每个地方土壤肥力和耕作制度大不相同,有的放矢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得到一手的样本,他经常在农田里干活,经历春种秋收,耐心除草灭虫。此外,如果要得到尽可能准确的结论,样本数量需要成千上万,检测也是一项大工程。
除了试验田,马庆旭还经常在浙江仙居、萧山、绍兴、台州等地区的各个农村奔波,向农民讲解正确的方法,查看技术试验的结果。然而,有效沟通却成为摆在马庆旭面前的第一个难题。“留在农村的农民很少有年轻人,他们操着各不相同的方言,交流有时都得靠村干部翻译或者肢体比划”,马庆旭开玩笑道,“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的语言天赋飞速成长。”
看着自己的研究被推广,看着农民增收后幸福的笑容,这一切的辛苦仿佛都不曾有过。“除了开心与自豪,我从来都不觉得苦。”马庆旭感慨。当然,他也很感谢省农业厅的支持,在推广的过程中为他们组织人员,为农民提供试验补助与政策优惠。
有技术当然要产业化
马庆旭并不是像大多数学生一样止步于科研所取得的进展,他更希望能将技术产业化,让更多人受益。2015年,他和四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上海祎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以知识产权入股,担任应用与分析高级技术顾问,负责定氮仪及消煮炉研发。
公司刚刚成立时,一切都从零开始。他们到处奔波,找厂房、找投资、找员工、做研发、打市场,忙得焦头烂额。第一代产品在研制时,由于没有经验,经常是买了一批零件不能用,搁置在厂房,再买一批零件,还是不能用,又放进厂房。“每天扔掉几万、十几万人民币,心都在颤抖。”马庆旭坦言。
资金不足,他们缩减其他开支也要保证研发投入;没有经验,大伙就一起加班加点地摸索;研发团队成为公司核心,领导反而像是专职秘书。付出终有回报,他们在投资用完之前成功做出了第一代产品并打开了市场。看到资金回笼,公司活了下来,几个年轻人兴奋不已,放肆地庆祝了一场。
如今公司已进入正轨,他所在的研发团队也研制了不同型号的定氮仪、脂肪仪和消煮炉,为近二十个高校提供了仪器及后续维护服务。回首创业的历程,马庆旭不禁感叹:“创业就像是养自己的孩子,过程辛酸无比,但是结果一定会让人充满自豪。”
谈到未来,马庆旭仍是一个奋斗者的姿态。正如那天他在青春自强·励志华章——2017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颁奖典礼上说的:感谢浙江大学提供的强大平台,自由的学术环境和便利的生活环境,感谢吴良欢教授和环资学院对我的悉心指导和生活上的无私帮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生逢其时,国家繁荣昌盛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努力实现贡献自身价值的机会。
(图文信息源自浙大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