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利华公司掌门人波尔曼说:“我们每天能吃上营养可口的饭菜,喝上干净卫生的水,家里有设施完好的洗手间。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已经属于人类社会中2%的幸运者?世界上还有98%的人没有这样的幸运。如果你属于这世界2%的人,你应该设法服务剩下的98%的人”。
在《双城记》一书的开头,狄更斯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他指的是1859年的欧洲。不过在我看来,这句话放到今天依然非常贴切。
今天的人们无疑生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人摆脱了贫困,这么多人得以接受教育、享受医疗卫生服务、获得清洁的饮用水等,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以19世纪的英国为例,那时候人们的卫生安全状况非常糟糕,每两位新生儿中就有一位因为疟疾或其它疾病而死亡。最终,出于“让世界变得更干净卫生”这一简单使命,William Lever先生创立了联合利华,最初的产品就是净手肥皂。
今天的人们平均寿命更长,体格更健康,同时比先祖们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很多严峻的挑战依然存在,我们必须直面这些挑战,寻求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在不断“越界”
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破坏式增长。环境科学家Johan Rockström和Will Steffen曾提出“地球生态边界(planetary boundary)”的概念,这个概念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分为九个纬度并对每个维度进行评分,以此评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根据评估结果,到今天人类活动在以下三个纬度已经远远超过警戒线,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负面作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流失、生物地球化学异常。
今天的人们还在持续着破坏式的经济活动,不断突破“地球生态边界”的安全线。但是,当人类和自然产生冲突时,最终胜出的一定是自然。斯里兰卡的洪水让成千上万家庭流离失所,数百人丧生——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其实非常弱小。
我在和一位加拿大学者交流时,他说,人是非常不理性的物种。一方面对虚无缥缈的上帝保持着虔诚和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却又实实在在地破坏着自己生存的环境。对此我心有戚戚焉。在保护环境方面,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世界上最有钱的八位富豪的财富与社会底层大量人口拥有的财富总和一样多。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很多人反对全球化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全球化不仅不会带来财富的公平分配,反而会加大贫富差距。
全世界目前有近4亿失业人口,他们都处于贫困的边缘。以人工智能、互联网、机器人等技术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或许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也可能会加大人们的失业风险,因为这些技术能够替代人类完成部分工作。有人悲观估计,这些技术的兴起会使全球范围内丧失多达19亿个就业岗位。
最后,国际金融危机频发。在我看来,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并不是经济全球化,而是金融资本过度。全世界范围内有众多的热钱,它们就像飓风一样转来转去,哪里有高回报,它们就往哪里去,并在过程中做出一系列短期动作。由于关注短期收益,在资本市场中玩的人往往能获得很大回报,而参与实体经济的人却被排除在外。当大家变得“短期主义”,而不去关注那些长期而言更有意义的事情,危机就有可能产生,人们就不可能满意。
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并不是某个个人的责任,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商业社会不应该将自己置于边缘地位,而应该积极主动,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谁也不能做消极的旁观者
2000年,189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共同承诺到2015年将全球的贫困水平降低一半,现在这一目标已经实现。2015年,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又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在来看,两次签订目标时所面临的问题并不一样。签订《联合国千年宣言》时,气候变化还不是很大的问题,而最新的17个发展目标都是和人相关,和地球相关。大家共同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期能够保护土地、森林和海洋,减少婴儿死亡率,提高大家的卫生状况,创造更多体面的工作。
对很多人而言,积极行动起来的成本比毫无作为的成本要低。今天,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损失占到了世界GDP的5%,而采取积极环境保护行动的成本则会低于这个数字。
对环境保护而言,商业公司不应该做旁观者。很多商业机构的态度是只要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就可以了,而将环境保护等责任寄希望于政府。但我认为公司应该有长远视角,为全球和谐以及绿色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在9年前任联合利华CEO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企业的长期目标。联合利华必须要创造一些非同寻常的商业模式,能够在带来大量增长机遇的同时不越过“地球生态边界”的安全线。出于这种考虑,我们定下了几个发展目标:帮助超过10亿人改善健康与福祉;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半;在上下游价值链中间接创造500万个工作岗位。
我们一定会努力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现在,联合利华所有的工厂都是使用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有些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厂未来也会被关停。我相信产品不仅仅是节省成本或质量可靠就行了,还必须要能传递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联合利华,可持续生活品牌的增长速度比其他产品快50%。
2016年,联合利华并购了Blueair,主要为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清洁空气,我相信这最终会造福后代。我们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商业举措,都必须考虑它的远期影响。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全人类未来的利益,而非企业自己的利益。必须要将后代们的利益置放在更高的位置。
2%的幸运者必须帮助剩下98%的人
我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和精力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吃上营养健康的饭菜,喝上干净的自来水,但有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幸运。实际上你可能并不相信,世界上只有2%的人能有这么幸运。我的理念很简单,既然你属于那2%的幸运者,就应该想办法去服务剩下98%的人。
当我成为联合利华CEO的那一刻起,我最主要的职责就不是满足股东的短期利益,而是探索大部分人都支持的商业模式,满足大部分人的福祉。比如我们在卢旺达做茶园以及在印尼做棕榈油项目,这在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我们在中国发起“卫宝健康举手行动”,至2016年底,该活动已经进入北京、上海等608所校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洗手习惯,共计影响600万余人,从而改善他们的卫生状况,这些和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致的。
联合利华有自己可持续的发展方案,并据此制定了50个明确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都是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现在我们已经建立起了框架,如何有力地推动,是下一步要重点关注的事情。联合利华未来10年的发展路径,都和这个可持续发展理念框架密切相关。
我们在进行业务拓展时,一定会充分将环保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同时,我们已经剥离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业务。不管是业务拓展还是剥离,我们都不只考虑商业利益,而是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逐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好。
当然,任何行动都会招致误解和批评,这很正常。有人也会对联合利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持怀疑态度,质疑我们间接创造500万个就业机会这一目标是否能实现。但是,企业领导人必须要有更加长远的眼光和更加坚定的意志,用实际行动来促进转变。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好,企业也会变得更好。这种乐观是基于几个原因:人们的环保意识在逐步增强,互联网将会使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新能源技术正取得不断进步,同时千禧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改变世界的意愿和责任感都更加强烈。未来发展方向已经明晰,我们不能半途而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开始行动。
(内容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