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培训学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浙大培训基地

0571-86971085
88273072

媒体报道|湖北日报:湖北乡村振兴“头雁” 浙江“取经”

发布日期:2022-07-22

       蓝天碧水,竹海连绵。

       7月12日,“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碑前,游人如织。

       游客中有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是100多名湖北省乡村振兴“头雁”。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强调要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了开拓视野,增强乡村振兴本领,经省委组织部同意,省乡村振兴局在浙江举行湖北省乡村振兴“头雁”示范培训班。

       浙江一直走在全国乡村振兴前列。对标先进,追赶先进,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后,省乡村振兴局精心策划组织全省133名村党组织书记远赴浙江,围绕“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农村基层党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等主题,先后在安吉县和长兴县的余村、鲁家村、刘家塘村、顾渚村、新川村等10多个村,现场观摩,现场教学,体悟学习浙江先进经验。

       3天的学习,让湖北的“头雁”们大开眼界,浙江的生动实践证明,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有“颜值”也要有“产值”,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学到的经验带回湖北,因地制宜推动当地加快发展。

       “两山”理论发源地学转化

       “绿水青山未曾改,金山银山次第来”。安吉县余村春林山庄的一副对联吸引了参观学员的目光。

       20世纪末的余村,是一个典型的“石头经济”村,村里先后办有3家石矿和一家水泥厂,每年村里净收益就有二三百万元。

       发了石财的同时,余村人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和安全代价。“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空气中弥漫着灰尘,眼睛里时常飘进粉尘,十分难受。”村党支部副书记余小平回忆。

       2003年至2005年间,余村相继关停了石矿和水泥厂。村级集体经济一下子跌入低谷,一些村民无业可就。未来的路怎么走?大家都十分迷茫。

       2005年,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调研,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犹如拨云见日,余村开始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村里结合村庄规划,提出了“生态旅游、生态居住、生态工业”三区规划设想,鼓励村民积极发展农家乐,发展竹产业,同时,开展招商引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实践“两山”理论,如今,春林山庄的23间客房每逢节假日就爆满,村里年接待游客量破百万,年收入过百万的老板一抓一大把。“要结合本村的特点发展产业,宜游则游,宜商则商。”余小平与湖北学员交流时说。

       在美丽乡村提档升级过程中,余村又对村庄规划进行了完善,提出了“生态旅游、美丽宜居、田园观光和环村绿道”三区一环布局,并迅速付之于行动。

       鹤峰县留驾村村支书龚斌说,领导说十次,不如亲眼看一次,冲击很大。留驾村的生态环境比这里更有特色,但村里的农家乐服务档次低,村庄环境仍需改善,回去后将借鉴余村经验,结合本村的实际,从人居环境改善、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做起,促进发展。

       “四无村庄”看突围

       没有名人故居、没有古村落、没有风景名胜、没有主要产业的“四无村庄”,究竟该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在安吉县鲁家村,湖北学员们似乎找到了答案。

       在村党委书记朱仁斌的带领下,安吉县鲁家村坚持因地制宜,依靠田园综合体模式成功实现逆袭,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我们村拥有1000多亩低丘缓坡适合搞农业项目。但怎么搞?需要整体谋划。”鲁家村党委委员柏文介绍,2013年,该村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发挥乡贤力量,四处筹措了300万元,邀请全国知名设计院对全村按4A级景区标准,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

       根据规划,鲁家村将原本抛荒的土地通过流转的方式租给农场主,再结合每个地块的功能和特色,设置了18个特色鲜明的家庭农场,农场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如何将这些分散的家庭农场连接起来?鲁家村花费3000多万元打造了一条长4.5公里的环村观光线路。游客乘小火车开启农场观光之旅,既能饱览全村的自然风光,又能抵达各家农场,体验采茶、果蔬采摘、越野赛车等项目的乐趣。

       在布局好鲁家村的家庭农场后,村集体和安吉浙北灵峰旅游公司合作成立多家公司,形成“村+公司+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让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民。从2011年到2020年,鲁家村的集体资产从不足30万元增至近2.9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1.8万元增至5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7万元增至4.71万元。

       鲁家村的变化让荆州区马山镇蔡桥村村支书蔡其兵大为惊叹,他由衷地说,鲁家村的变化表面看是田园综合体项目带来的,实质是在“两山”理论指引下,规划先行,新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可学、可借鉴。

       宜都市尾笔村村支书黄攀虹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深入合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在这一点上,鲁家村通过把村周边的市场主体以利益分配办法联结起来,带领村民致富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做了示范。

       “上海村”的启示

       “‘上海村’发展农文旅融合的做法值得学习。”通山、建始、麻城等地多个村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

       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前两年80%游客来自上海,村民们也都会说上海话,因此被称为“上海村”。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为长三角的休闲旅游乡村,不得不提上海人吴瑞安。

       多年前,他看中了山清水秀的顾渚村,自筹30余万元创办“老年乐园”申兴康复疗养中心。

       很快,这所疗养中心接收的上海老年人越来越多。吴瑞安跟疗养中心门口的两家邻居商量,让他们添置几张床,帮忙接待老人,这便是农家乐的前身。

       现在全村2700多人,500多家农家乐,其中不乏优质高档民宿,90%的村民都从事相关产业。

       顾渚村民宿行业协会有一套“定制”的经营模式:所有农家乐包吃包住,还帮忙联系玩的地方,催生了周边的景点;如果团队人数达到10人,村里有专门的车队直接到顾客所在的城市小区上门接送,也催生了村里的运输行业发展。

       为了营造家的感觉,全村人学说上海话。后疫情时代,村民宿行业协会组织585家民宿在线上开展微信、抖音及电商培训,以及会泡一壶茶、会唱一支曲、会弹一种琴、会烧一道菜、会拍一张照等“五个一”系列技能培训活动,提升民宿服务业服务水平。

       远安县鹿苑村党支部书记付炜炜说,村民宿行业协会制定的“五个一”非常实用,回去就用上,村民学说上海话也是同理,你和顾客是一种亲情关系,而不仅是买卖关系。

       “一定要学到真经!”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杨遥透露,本次培训班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时间长达半年,教学内容涵盖乡村建设、村庄规划、三产融合等,并匹配大量典型案例,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课程安排非常紧凑、典型案例可学可鉴。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本村发展存在的瓶颈和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案。

       以浙江为榜样,对标先进,赶超先进,百余名学员都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湖北乡村高质量发展。生态是湖北的优势所在,要学习浙江绿色发展经验,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延伸阅读
相关新闻:
 
(来源:湖北日报)
本文由浙江大学培训官网整理编辑发布
相关新闻
浙大培训 1249
浙大干部培训 分享

新闻分类

重点开班

MORE+
浙江省委统战部(省侨办)委托浙大举办侨商青年企业家研修班

浙江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黑龙江省委组织部、民政厅在浙大举办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

黑龙江省委组织部、民政厅...

辽宁省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浙大启动

辽宁省2024年乡村产业...

福建省委组织部在浙大举办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专题班

福建省委组织部在浙大举办...

浙江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在浙大举办海外中青年侨领研习班

浙江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FOLLOW US @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