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浙大培训 >> 现场教学
浙江大学培训官网

/最新专题/

安吉余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兴旺:“一加一减”

发布日期:2018-04-26 点击次数:7496次
安吉,取自《诗经》中的“安且吉兮”,但是2003年-2005年的安吉余村并不安妥吉利。从“水泥厂上空,升起了黑色烟雾,像是一朵黑玫瑰正在优雅地绽放……”对工业产业的歌颂,到关停3个矿山和1个水泥厂由“首富村”变成“落后村”的迷茫,再到两难之中选择取舍,转变发展思路,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其中的大起大落、波折坎坷,余村都一一克服过来。从“贩卖石头”变为“出售风景”,余村“华丽转身”,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安且吉兮,余村有余。不“竭泽而渔”,也不“缘木求鱼”,“绿水青山”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金山银山”。
 
此矿址村里本想把它改造成“矿山花园”,但为突出对参观者的环境警示教育作用,最终定名为“矿山遗址”。
 
 
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总体要求为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安吉余村,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在“绿水青山”这条路上越走越宽,为的是实现全村“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共同目标以及争做“样板地中的样板,模范生中的模范”的不懈追求。
 
 
产业兴旺:“一加一减”
 
   “工业做减法,休闲产业做加法……”是余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目前为止,余村的休闲产业发展了42家,而工业经济方面,我们从48家减少到8家。”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对于余村而言,“两山”理论为其指明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潘文革认为,嘉兴有“红之船”,延安是“红之都”,余村就要做“绿之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源头。因此从2005年起,余村开始探索艰难的可持续化发展道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余村人形象地把“一产×二产×三产”称之为“第六产业”,注重三个产业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除发展旅游业外,还大力发展竹产品加工业、办公桌椅制造业等行业领域。近年来,在外发展的年轻人回村就业的越来越多,他们都十分看好余村绿色发展的前景,“回家”也能实现理想抱负。
 
 
旅游业:从无到有“玩”起来
 
沿着余村主干道深入100米,一栋挂着“春林山庄”牌匾的小院映入眼帘,这是余村“农家乐联盟”的商家成员之一。在山庄主人潘春林开设的官方网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语:“在古银杏树下,躺在竹椅上看星星,小溪流水潺潺,天籁之音绕耳,您会充分体验到被大自然怀抱的感觉。”青峦,翠绿似屏;山溪,清水粼粼;游人,笑语盈盈……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愈发深入,“逆城市化”现象不断显现,围绕以“远离城市 走入乡村”为理念的“农家乐”旅游大热。
 
农家乐 · 乡村生活体验
 
  2005年是余村的历史转折点,十多年来,余村始终践行“两山”理论重要思想,转变发展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逐步形成了旅游观光、家庭民宿、河道漂流、户外拓展、休闲会务、登山垂钓、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的休闲旅游产业链,荷花山景区、千年银杏树、葡萄采摘园、百岁娃娃鱼、“冷水洞”等生态景观声名远扬。2016年,余村获评3A级旅游景区,游客超过30万人次;2017年底,又入选4A级旅游景区创建预备名单,游客超过50万人次,并且村内从事旅游业的村民由28人增加到近400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在余村创建的现代“桃花源”中,诗词变为现实,采菊东篱,返璞归真。
 
 
茶产业:一片叶子富一方
 
走在阡陌小道上,举目可见茶山上躬身的采茶人,即便游人由此经过,也只注目于手中捻着的翠叶,他们采摘的就是安吉白茶。它和杭州龙井两者各有千秋,成为浙江茶业的两大品牌。
 
制茶 · 工艺
 
白茶其名,得益于安吉人的宣传包装;白茶其质,则依赖于安吉优良的生态环境。山川秀美孕育出的白茶饱有花香高扬,茶汤清润、柔和、稠滑的特点。在药效性能方面,白茶可治牙痛麻疹、促进血糖平衡,尤其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灵妙的保健作用。余村作为白茶的生产地之一,也致力于把“茶叶子”变为“钞票子”,逐年扩大茶园规模,茶业成为村内经济产业支柱之一。
 
 
竹产业:覆盖吃喝住穿游
 
“因地制宜”的竹产品加工业。清代王显承的《竹枝词》曾在去往杭州的途中写下所见之景:“遥怜十景试春游,东岭迢迢一径幽。记得碧门村口去,篮舆轻度到杭州。”诗中描绘的便是安吉竹海。青山环抱,竹连山,山连竹,一年四季苍翠满目,一幅竹画长卷在此绵延开来。安吉是电影《卧虎藏龙》的拍摄地,这让本来自然气息浓郁的竹海多多少少缠绵了些刀光剑影的侠气,令人置身青竹绿影像是穿越古代千年。
 
竹连山 · 山连竹
 
竹制品 · 品类多样
 
而余村6千多亩竹海则多了些烟火气。有村民作诗曾说“竹翠水潺潺”,余村被青山绿竹环抱,不仅是风景,毛竹还成为了加工产业的工艺品。
 
一支毛竹通过余村人的巧手变成了能吃(竹笋)、能喝(竹饮料、竹酒)、能居(竹房屋、竹家具)、能穿(竹纤维衣被毛巾袜子)、能玩(竹工艺品)、能游(竹子景区)的时尚用品,形成了七大系列5000多个品种,让余村几千亩毛竹产生更多的溢出效应。2016年,村民们又在5000亩毛竹山上种起了林下作物,建起了中草药基地,既达到了美观效果又产生了经济价值。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安吉余村在产业发展上采取“一加一减”的方式,是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协调统一,解决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