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7日,建瓯市第53期乡科级干部进修班赴浙江大学开展异地培训。本次培训以“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暨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采取“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升乡科级干部履职能力,为建瓯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动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依托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浙江大学的教授及相关行业专家为学员开展了多场高水平专题讲座。授课专家结合金华“熊猫猪猪两头乌”产业、环浙步道系统建设、仙都景区黄帝文化IP打造等典型案例,将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有机融合,系统阐释了“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思维”“乡村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与思考”“地方文旅品牌塑造与IP推广”等内容,并立足建瓯市发展实际,深入剖析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共同探讨文旅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397).jpg)
在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深入浙江文旅融合与遗产保护示范项目,开展沉浸式学习,汲取先进经验。在余杭径山村,学员们考察了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未来乡村建设样本,了解该村依托“径山万寿禅寺”与“径山茶”两张金名片带动村民致富的实践;在余杭小古城村,学习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民主治理机制;在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调研“保留原住民生活形态+导入文创商业”的微更新模式,体会历史街区在保护传承与民生改善之间的平衡之道;在桥西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探讨老厂房转型为博物馆群的有效路径,学习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具体做法;在馒头山社区,了解通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实现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的实践;在南宋御街,学习如何在保留古都风貌的同时,推动传统旅游贴近现代城市生活与消费趋势。
学员们一致认为,通过此次深入学习,充分吸收了浙江省在文旅融合与基层治理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浙江大学的学术智慧,有效提升了专业素养与履职能力。大家表示,将在今后工作中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建瓯市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和文旅融合发展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