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03 点击次数:27次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总是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弦。有人因金榜题名喜笑颜开,也有人因成绩未达预期而黯然神伤。
对于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而言,填报志愿仿佛置身于迷雾森林,不知何去何从。难道一次高考失利就意味着孩子未来的成才道路被封?当然不是!
来自宁波象山的蒋同学,去年高考成绩堪堪过一段线,无法去心中理想的大学就读,抱着“不放弃理想”的心态,她选择来到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部求学。
一年后,她华丽逆袭,名校录取通知书收到手软!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伯明翰大学、利兹大学以及南安普顿大学等四所2025QS世界排名前100的名校,纷纷向她发来了offer,努力终获回报!
高考失意再出发“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可能性”
高考后,蒋同学曾面临关键抉择——是将就普通院校,还是追逐留学梦?当她了解到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部的OSSD课程,是受全球顶尖大学认可,师资团队深谙海外教育体系,还能无缝衔接本科申请。她当机立断,选择入学。
她说:“对我这样有明确目标但需要强力助推的学生而言,这里就是我的梦想加速器。”
OSSD课程的学习,让她受益良多——
在学习上,OSSD课程的批判性写作训练让她学会用全球视角分析问题,期末独立完成的Final大作业更是获得高分;
在个人成长上,在国际教育部开始学习雅思一个月就冲到6分,是她自己从未接触过雅思课程以来的巨大突破,这场“攻坚战”教会她:压力不是阻力,而是潜力的刻度尺!
在社交上,她更是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性格变得更加开朗和外向。
蒋同学很感谢去年那个勇敢的自己,也收到了自己最想要的offer——利兹大学的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专业!
“它一直是我的梦校首选,不仅是因为利兹在传媒领域的全球声誉,更因它的课程设计完美融合了理论表达和技术实践,这正是我渴望深入探索的方向。收到录取邮件时,我反复看了三遍才敢确认,那一刻觉得在国际教育部熬过的夜、改过的论文都值了!”
她对传媒领域,尤其是数字媒体专业情有独钟。期待在利兹大学系统学习新媒体技术,未来希望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桥梁,希望能让世界听到更立体的新一代的中国声音。
她还有一些心里话,想对有意向来浙大校园学习的学弟学妹们说。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国际教育部给你备好了解题工具包。在人生道路上迷茫的你,请相信:这里能让你用一年时间重启赛道。要懂得把握平台的力量,老师们会为你量身定制升学路径;要清楚努力的价值,对于每一门课都不能懈怠,每天精进1%,365天后就是蜕变,特别是最实用的ENG英语课程,其中学习到的方法将伴随我们的大学生涯;要珍惜视野的馈赠,在这里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在悄悄重塑你的未来版图。”
蒋同学说,请勇敢抓住这个机会,把“我想”变成“我能”!
本周日,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蒙纳士大学的招生官将来到浙大,进行宣讲会。感兴趣的家长和同学,也可以现场过来了解。
明确目标、坚定行动为自己打一场漂亮的逆袭战
和蒋同学一样,在浙大校园逆袭成功的学子很多很多。前段时间,国际教育部2022届毕业生王同学,给母校的老师们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王同学结束了在悉尼大学的本科学习后,成功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录取为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
王同学说:“身边的家人、朋友都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给予了很高评价,出于对浙大的信任,我开始主动查阅相关信息,并通过官网了解到国际教育部的OSSD课程,随后积极与学校老师联系并顺利入学。”
浙大给了王同学一个崭新的起点!最终,王同学以OSSD均分95分的佳绩入学悉尼大学,并拿到了悉尼大学“Dalyell学者奖学金”(此项奖学金对于学术成绩的要求较高,如高考分675+,IB课程41+等,要求学生平时成绩保持在80%以上)
作为从体制内转向OSSD的其中一员,王同学十分庆幸自己当初的果断:“与其在千军万马的道路上努力但还是达不到自己的期望,不如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到更合适的海外名校。”
谈及在国际教育部读OSSD的这一年,他认为最重要的收获是为他日后海外升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OSSD课程体系内容全面,涵盖了英语、数学、物理等核心学科。尤其是在英语和数学方面的教学,使我这样一位原本接受国内教育体系的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适应海外高校的教学语言和课程结构。此外,课堂强调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与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我后续在国际化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帮助很大。”王同学说,这段学习经历不仅帮助他完成了学术能力的转型,也极大提升了他的学习方法和视野。
被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后,王同学第一时间将好消息传递给了国际教育部的老师们。未来,他想从事人工智能方向的工作,“这是技术变革最迅速、社会影响也最广泛的领域之一。我希望将来能够进入像字节跳动、腾讯这样在AI领域有实力积累的大型科技公司。”
从澳洲名校进入QS全球排名第8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王同学也有很多经验和感悟想要分享给学弟学妹们。
“在海外读本科,身边不乏优秀的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要学会与校友建立联系。懂得与校友经常沟通和交流,对未来无论是生活、升学还是工作,都将大有裨益,比如我就是通过悉尼的学姐获知了实习的信息。”王同学说,此外,无论是学术追求还是职业规划,都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行动。
蒋同学和王同学在浙大校园成功逆袭,只要心怀梦想、勇于拼搏,高考失利也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小坎,跨过去,便是无限可能!
▶ 国际教育部留学精品项目(部分)